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731篇
社会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如果说,"特殊性"是卢卡契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的话,那么"日常生活"就是它的基础性范畴。弄清"日常生活"的意义、地位、特征及其与人类诸认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对于解读卢卡契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百年的中国现代美学史 ,建构了一个以西方话语为支配地位的美学“大厦”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几近凋零。本文从中国现代美学建立的基础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弱点 ,分析了中国美学话语失落的基本原因 ,希望以此探索重建中国美学话语的道路  相似文献   
93.
王维深得《维摩诘经》要旨,以维摩诘为楷模。其诗深广地渗入《维摩诘经》的美学思想。王维诗境不智求,不象取,以禅心统摄世界。心性平等若虚空,笔墨蹊径,无复可寻。诗人悟得净智、净心、净土,万事万形,皆由心出,诗境便成为好净悉现之净土。语言既是造道之致,不复缚在文字,诗便进入无言真境。道悟诗悟,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94.
刘勰的"隐秀"论,强调"隐"与"秀"的契合和"余味曲包",这些特点已符合意境的审美要求,因此,隐秀就是意境的最初形态.但隐秀的"秀"是一种局部的美,意境的"境"是一种整体的美;隐秀通常指一种含蓄的风格,意境指的是作品的韵味与风神,隐秀为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意境是对隐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宋明理学(包括美学)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思想.审美境界是朱熹及其理学前辈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审美境界又是一个生命意识问题."生生之德"与审美境界就有着极为重大的内在关系.北宋理学美学家们恰好就是从这一方面去探讨审美问题的.  相似文献   
96.
"任自然"是魏晋南北朝审美意识的主流."任自然"的审美意识,与先秦时期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美学思想有渊源关系.在当时,"任自然"主要落实在名士对自然天放的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中."任自然"的审美活动导引出钟情于"清秀"的审美取向,对文学、美术、工艺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
“关于美本身,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一个具有先验批判性质的话题。它首先要回答的是审美主体能够有何种“先验审美认识图式”。这个图式的纯洁程度决定着人们是否可以和对象世界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联系。这个具有先验性质的问题,只能从对各种“经验审美认识图式”的逻辑批判中,尤其是对美学史上具有主流性质的理性审美图式与伦理审美图式的批判中获得。只有完成了审美意识的本体论决断,即从先验分析角度建构出审美图式与伦理图式、理性图式的基本区别,才能保证审美叙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8.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审美价值究竟偏向于文学性还是剧场性,其功能究竟是重启蒙还是重娱乐,这历来是争议不休、难有定论的问题。即使在今天,中国一些戏剧学专家依然因为各自侧重点的不同,从而看到了当代中国戏剧的两种迥然不同的走向。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戏剧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种走向其实并不矛盾,相反是整合。当今,在中国戏剧创作中文学与舞台、启蒙与娱乐间对立、偏废的现象正逐渐消淡,二者的融合与统一日益成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方面,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阐述了审美教育对人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的理论依据,并从3个方面介绍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从而加强科学素质与艺术素质的融合,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人类审美活动具有分属为不同层次的双重性质 :既是受生理、心理机能影响的智能性活动 ,属于自然层次 ;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精神性活动 ,属于观念层次。自然层次决定了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使审美具有着全人类性 ;观念层次决定了审美观及审美价值的具体形态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状况的影响 ,使审美具有着发展性、社会性。审美活动就是由这两大层次交织而成的整体 ,是以非功利认知方式为智能基础的社会精神性活动。仅仅强调实践的社会性或仅仅强调生命的自然性 ,都不能合理说明审美活动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