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2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齐文化中具有"尊贤重士"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由姜太公开其端,经管仲、晏婴进一步发展,于稷下学宫发扬广大.这一传统成为齐国富强的重要因素;而且开启了一代"礼贤下士"之风,使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文化中心,对后世的博士制度以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道统"精神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新时期发挥农民首创精神的科学依据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和模仿能力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的科学根据是人人都具有可塑性,其社会基础在于自古及今农民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缺乏外源性的支持和帮助。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给农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主选择的余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又为新时期充分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提供了宽松的制度环境。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既要坚持尊重亿万农民的首创精神,又要强调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总的要求是平等对待农民。  相似文献   
93.
道家伦理思想是不是一种非道德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涉及到对道家伦理思想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与把握。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道家伦理思想的价值视角、价值目标及价值取向,就会发现,这家的伦理思想是一种从精神实质上反对道德形式主义、道德功利主义的实质主义或特殊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是一种强调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真正的道义论伦理思想。道家伦理思想有许多合理因素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94.
《韩非子》是一部产生于战国后期的法家集大成著作。它集中反映了韩非的“尊君”思想,并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它充分体现了韩非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以“法”、“术”、“势”为手段给君王独尊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它本质上是一种“帝王”学说.作为一种帝王统治手段的依据,它对后世中国社会的影响,客观上弊远大于利。  相似文献   
95.
先秦孔子的"三友说"是儒家友爱思想的主要来源。个体德性完善的目标、对"仁爱"的依附以及淡泊的情感方式构成友爱的三个特点。传统社会结构单一及狭隘的人际交往,从总体上制约着友爱的成熟。因此,中国传统友爱思想有着较为独特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96.
文章指出 ,尊重主要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这五个道德维度 ,它是人类最起码的道德共识 ,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对于解决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郭象是魏晋玄学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他提出了"适性"而为的理论,他认为事物是"自生"的,每个事物的"性分"是不可改变的,因此每个事物只能顺自己的"性分"而为,而且也只用"适性"而为.郭象的"适性"而为思想中有很浓的万物一体境界,体现了万物相通相融,体现了事物间的一种共通感、一种责任、一种尊重和一种平等.  相似文献   
98.
美是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美只与人的神圣人性相关,但美学领域里却始终混杂着与人的动物性欲望相关的一系列内容,从而美学领域不仅混乱不堪,而且因为一系列非美学内容对真正美学内容的鹊巢鸠占而使美学处于有名无实的状态.因此,进一步辨析和审定美学的和非美学的具体内容,是美学存在下去并使它发挥实际作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0.
官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为官之道。论文论述了官箴的形成、官箴的核心价值及道德操守以及官箴的不足,认为官箴精华与糟粕并存,其积极部分,如“敬畏忠”的核心价值,“清慎勤”的道德操守,对当前行政文化建设仍有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