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8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91.
时值英国的议会改革,密尔的《代议制政府》不是空想的乌托邦,而是他设计的政治蓝图和一个权力分配的方案。为了同封建贵族争夺议会的权力,资产阶级必须扛起民主的大旗,以赋予其行为的正当性,为政府的改革提供依据和方向。因此,要复兴民主,并做出适合现实的阐释。但是,由于其阶级利益的要求,以及自由主义思想的主张和现实环境的考虑,复兴民主的同时又要对民主进行必要的限制,以保证民主安全的运行。所以,密尔主张的代议制政府背后的逻辑是民主的复兴与限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92.
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中华民族复兴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在政治学领域,学者们从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进行的探讨,内容涵盖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内涵、目标、进程、评测,及实现路径、国际影响、主导力量等内容。文章对当下关于中华民族复兴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今后应加强以下工作:一是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进行贯通性研究,为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二是加强中华民族复兴政治建设方略研究,发挥政治因素在民族复兴中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儒学的复兴"思潮给我国的文化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干扰.在当前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下,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共时性与历时性兼容思考的准则内,在民族化与全球化、传统性与现代性、东方价值与欧洲价值的力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4.
本文探讨了曹雪芹的思想观念,认为贾宝玉中举与其反对仕途经济并不冲突,贾家复兴是曹雪芹的愿望和安排。文中还分析了曹雪芹、贾宝玉以及石头等形象之间的关系,从贾宝玉这个文学形象中解读出真实的曹雪芹和虚构的贾宝玉。本文还探讨了红学研究的两个误区。这些论述旨在证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是一本全璧之作。  相似文献   
95.
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步履平稳,甚至略显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其一下子爆发了积蓄已久的神奇力量,几乎在所有的方面都进行尝试,且获得丰硕成果.作为这个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的文体革命自王蒙的艺术手法探索肇始,由遮蔽到澄明,由无意识操作到理性化追求,很快形成燎原之势,只用了2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现代小说100年左右才走完的创新与发展之路,成为新时期文学蓬勃发展的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96.
近现代,中西文明冲突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西学东渐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学习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的最高层面,它为中国人引进了马克思主义。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然而今天,一种科学虚无主义的儒家思潮悄然兴起,主张儒教复兴,而这无非是中国几千年封建伦理纲常的惯性流传罢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它必将消失于中西文明融合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97.
梁永佳 《社会》2015,35(1):161-183
中国农村宗教复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出人意料”的现象之一。对此,学界提出了“传统的发明”、“国家-社会关系”、“宗教市场”三种解释模式。本文认为,解释中国农村宗教复兴,不能将宗教现象还原为“政治”或“经济”等其他范畴,而应将之视为一种自成一类的事实,一种人的基本条件,同时应充分理解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 “宗教”的塑造过程。中国农村的宗教复兴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这一塑造过程之外,因此,可能存在着尚不为学界所充分认识的社会机制,有着提供本土理论的潜力。本文认为,在世俗化理论和市场理论之外,应该尝试使用“礼物模式”探索这一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98.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庄严使命。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接力探索,在深入认识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切合中国实际的伟大创造。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外交家和民族英雄,苏武精神历经两千多年却如此历久弥新,苏武文化在今天之所以日渐强烈且影响宏远,其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价值诉求的高度契合,是根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