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555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61.
文章通过对塞林格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读,对霍尔顿的心理分析,管窥战后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心声及社会物质繁荣后的精神危机,揭示物质富裕与精神匮乏的失衡,阐明霍尔顿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迷茫与挫折后并未向社会妥协,而是通过对自然、对他人、对人生的思考,探寻着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2.
:宋末重庆三峡一带军民坚持抗蒙斗争 30多年。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以此为基础的军事布置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为的政治人文环境的改善是支持长久抗战的关键因素。潜在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激发为抗战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诸因素互相配合 ,共同作用 ,发挥出综合效能 ,保证了本地区的持久抗战  相似文献   
763.
764.
抗战时期以《中苏文化》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学人群体,在皖南事变后,学术研究出现明显的转向。皖南事变前,郭沫若、翦伯赞、侯外庐等马派史家,以古喻今,参与学术论争,发表激烈政见,著述内容偏重革命性;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实施了文化高压政策,迫使马派史家的研究撰述向学术性转变。由此,史学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扭转了此前盲目套用、牵强比附的局面,走出了一条既不为古人所役,也不为欧美所使的学术中国化之路。  相似文献   
765.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出使东吴,不辱使命,经过多方周旋,最终说服孙权联刘抗曹,集中体现了他非凡的外交、论辩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对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仍有许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