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480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51.
在丁玲的短篇小说<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和<夜>中,作家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客观效果发生了背离其女性意识比革命立场更为引人注目;小说的艺术重心在女性意识,丁玲思想中深植的女性意识,其创作方法上的矛盾,以及社会革命与女性命运的不一致,是导致这一背离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3.
论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是最主要的治理主体。政府应履行一些紧急时期的特别职能,包括平等保护,维持秩序,治理危机,紧急救助,传播信息,整合社会等。为了使政府能有效地履行职责,要建立具有高度权威性的危机管理和救助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紧急救援队伍,完善社会救灾救助的体制,重视灾后重建、减少贫困和环境保护,强化公民的危机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加强多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4.
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电影强大的时代性、政治性、宣教性的表象之下,蕴涵了异常复杂、深刻、多元的情感和文化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抗战时代电影、战争、革命、知识分子多重关系的探讨,揭示大后方电影发生的深刻成因,并加以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55.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秋收起义部队率先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是由于他对处于低潮的革命形势估计较客观 ,特别注重正规革命军队的保存、建设和发展 ,并预先谋划了起义万一失败的退路———上山  相似文献   
56.
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 ,服务于时代主题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7.
人们常把《墙》看成写实作品,认为它“反映了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判定小说主人公伊比埃塔是“革命战士”。本文认为,《墙》不是单纯的写实小说,伊比埃塔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战士。《墙》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作了生动表现。小说在具体描写、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意象上都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8.
鲁迅非常关心新作家的成长,他要求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实践;必须注重文艺本身的特殊规律,加强艺术技巧的学习;必须批判继承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必须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并注重世界观的根本转变。鲁迅关于革命文艺队伍建设的思想,对于新时期主流文学艺术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性的现象与线索,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真实、主观力等命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冯雪峰的理论批评虽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但却又呈现出"左"的偏向.  相似文献   
60.
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是两湖地区在同一年内相继成立的两个比较正规的革命团体,因而具有可比性。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其同异之点,对于正确认识、评价华兴会和科学补习所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两个革命团体均具有比较明确的革命纲领;自成立之日起便将武装起义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团体密切合作,彼此协同动作,并且已将两湖革命运动与孙中山领导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他们均已成为孙中山在国内较早的朋友和同志,因而具有许多相同之点。但是,两个革命团体设立的组织机构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在会内外联络的方式不同,两个革命团体的归宿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