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52篇
社会学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无论是在语言体系中还是在言语表达中 ,只要是可以互换的、并且互换之后其意义仍然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语言材料 ,都是属于修辞学上的同义手段 ,如果按照语言的三要素来分 ,同义手段可以分为词汇上的同义手段、语音上的同义手段和语法上的同义手段。按照这种划分来建构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的学科体系 ,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方言"对于电影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外在修辞价值,不但表现在方言可以传神地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准确地刻画多元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以及满足多元地域文化表达的需要……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某些方言还因为具有修辞的夸张意味而成为幽默与搞笑的修辞手段.而对于艺术电影来说,作为叙事时空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方言修辞能为影片增加一种镜头所不能替代的真实生活的质感,并与记录性的电影镜头语言,共同组成了电影真实不可或缺的视听修辞环境,准确地表达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和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43.
论王希杰修辞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希杰修辞学研究和修辞学观点的嬗变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精神,浸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揭示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精神内涵之间的关系。王希杰修辞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以非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表现在对传统的“修辞立其诚”原则的重塑和“得体性”原则所表现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44.
对比修辞学研究认为各语言有其独特的修辞规范,并且干扰着第二语言的写作。任何两种语言间有相同点,也有很多地方不一样,英语教师注意了不同点,而常常忽略了"相似点"。不同的地方当然要注意,相同的地方更要注意,因为相同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有差别的地方或许会犯错,但是,正是有差别,学习时会特别注意,或许不会出问题。相似的地方比不相似的地方或许更容易出问题,因为相似点掩盖了更细微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45.
文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语篇功能的角度对顶真这种修辞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其衔接手段、主位推进模式、新旧信息的分布,从而阐释其对语篇连贯的作用,并总结语篇连贯的条件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6.
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语用学和修辞学是相互有密切联系但又相互不同的两个学科,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许多方面语用学得益于修辞学的进步,反过来,语用学的发展,特别是语用学理论的一些新发展,对丰富修辞学理论和实践又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修辞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本文从介绍语用学开始,看看这门学科是否会对修辞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起一点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修辞学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四条:选择律、互动律、适应律、效果律。四条规律贯穿于一切修辞中,以构建科学的修辞殿堂。王希杰的“三.一”创新理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48.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往往有着特殊的修辞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语言变异中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所产生的视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49.
1970年之后对汉布林批评的回应,催生了丰富多彩的谬误理论。新修辞学追随佩雷尔曼,不仅重新赋予修辞学严肃的使命,与不顾真理,唯求说服的旧修辞学划清界限,而且区分了研究论辩和谬误的三个视角:逻辑、辩证法和修辞学,主张以论辩过程为对象,以听众为核心构建谬误理论。谬误是似乎说服了但其实并没有说服一个普遍听众的论证。它只不过说服了一个特殊听众。  相似文献   
50.
从修辞格的使用看广告语言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功地运用广告语言是广告创作成功的奥秘之一。在传达广告内容时 ,除了必须准确无误之外 ,更重要的还要有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多种多样的修辞格的使用上。本文搜集了一些具体的广告实例 ,对常见修辞格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作了一些分析研究 ,认为要想创作优秀的广告作品 ,必须精美地选择语言 ,而语言要美 ,就自然离不开各种修辞格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