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421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1789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高校党建评估工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等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内部的矛盾,使生产力有先进与落后之别。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论断,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从时间和空间看,生产力的先进性分别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的是“中国的”“先进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谭平山“一大”前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发展广东党的组织;创办学校、培养干部,建立工会组织,发展工人运动;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推动青年运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法律地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民诉法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 ,以致在理论和实务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 ,这不仅影响了法律实施的统一 ,更损害了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应正确认识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对其参加诉讼的程序加以理顺。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的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 ,二是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统一。这套政治制度 ,既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和高效性 ,也存在着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针对政治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 ,大胆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效 ,也积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对举证责任的规定极其笼统、抽象。本文认为 :应进一步明确民事举证责任的涵义 ,应在基本范围内指导举证 ,并应充分提高证据的质和量 ,同时针对特殊举证的责任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的主要行为表现为制定政策,而连接政党和群众的一个重要纽带就是公共政策。可以说,政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制定的好坏。民主化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政策的民主化对于执政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公共决策民主化的角度来探讨对于政党执政能力提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   
19.
论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赔偿范围问题在缔约过失责任理论中一直颇有争议。本文基于缔约过失责任概念的基本界定,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的基本范围为信赖利益的损失。相应地,为契合缔约过失责任理论的创立初衷和平衡当事人的利益,信赖利益的赔偿范围应包括了间接利益、非财产上损失以及第三人等损失,但应以履行利益为限。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价值在于:澄清价值观念多元化导致的荣辱观混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价值观依据,明确和谐社会应具有的价值和道德标准,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