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3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2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63篇
丛书文集   1196篇
理论方法论   320篇
综合类   7769篇
社会学   355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812篇
  2010年   745篇
  2009年   733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地制度作为转型期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思路在理论界存在巨大分歧,本文结合产权理论,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对现行农地制度以及农地私有化作出了理论分析.指出在转型期的中国,农地制度作为一项契约,其外部环境的非完全竞争性将是中国社会在较长时期内的固有特征,从而导致不同形式的农地制度存在自身无法避免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52.
中国近30 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重点从农村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和党在农村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方面入手,把我国近30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从1978年到1988年,是农村改革的起步阶段,出现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从1988年到1998年,是农村改革的停滞阶段,出现了“三农综合症”;从1998年10月至今,是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阶段,出现了第二个“黄金发展期”。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制定农村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3.
试析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心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是自发的、松散的、非正式的群体。他们因共同的理想信念、相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情感习性以及共同的地域等因素而自发形成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由于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学历层次、社会地位以及所承担的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巨大的事业发展的压力等,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的群体心理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4.
妇女地位的高低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当前 ,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地位还比较低下 ,其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其地位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5.
地处改革前沿的浦东青年农民积极进取、敢于求富,追求知识、渴求文明,易于流动、奔走四方,参与政治、思想开放的新特点,给团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基层团干队伍状态较好、提高自身素质愿望强烈,但基层组织建设尚不适应,团的工作平衡发展不理想,社会化运作机制有待创新的四大变数:明确适应、合理、服务的建团思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基层团建纳入党建总体格局;突出社区团建目标方向,采用组织分构模式。  相似文献   
56.
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质疑。目前,我们必须直面正视制肘农村经济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问题:规模偏小、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常住人口小于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唯有充分认识到,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均迫切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我们才能在建设规划、结合乡镇企业、结合农业产业化、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深化户藉与土地制度改革诸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57.
关于高等学校教师流动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教师是高层次的教学、文化和科技工作者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成为各用人单位争取引进的对象。高校教师的流动具有频繁性、方式的多样性、失衡性等特点。究其原因有需要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因素。采取协调、控制和顺应高校教师需要 ,创新激励机制 ,发挥人才市场导向功能等对策 ,可以促进高校教师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58.
阐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提出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并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出发 ,探索了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9.
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辍学这一严重社会现象,从社会、教育和学生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所在,并提出减少和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一些解决。  相似文献   
60.
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有什么样的农地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绩效。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可能是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最后归宿,必将继续发生变动,并很有可能最终被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资本雇佣土地的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