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红楼梦》作者以贾宝玉这一艺术形象实践着警幻仙姑的嘱咐:"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以此警醒世人,从而起到补天的作用。《红楼梦》坚持"以情悟道",以情传道,是有志于道而又不得其位即"有命无运"的明清知识分子用小说批评朝政,教化民众而创作出的最为艳丽的文学奇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自己迥异于西方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礼"精神追求。道与非道、义与非义、礼与非礼,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矛盾冲突的主线。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王道社会,不仅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主张,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理想模式。对这一理想的追求,是几千年中国知识阶层乃至广大民众一致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孔夫子在面对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同样,《红楼梦》作者面对满清的黑暗与腐败,提出了"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作为社会改革的出路。这就是中华文化尚礼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2.
试论南朝文人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南朝文学作品的梳理,会发现在战乱频繁的南朝社会里,文人们除了以文学来关注社会、关注自我外,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还常常以文学来关注自我家族,表现出强烈的家族意识和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63.
清代大儒焦循儒医兼治,他的经学著作是清代学术的典范之作,不但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学术风貌,而且尽显清代扬州学派的通学风貌;他治医主张"通儒治经之法用以治医经",他的治医理念从另一侧面表现了他的通儒风采与通儒精神。  相似文献   
64.
北宋馆阁文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宋代精英文人的群体生存状态及宋代馆阁制度对文人的深刻影响。结论认为:物质的困顿与精神的丰富,构成北宋馆阁文人生活对照鲜明的两个方面。虽然馆俸薄少,但这并不影响文人推崇馆职的热情,因为一经此职,遂践清途,跻身名流。馆阁的诱惑——蓬山藏室、育才之府、文人渊薮,使得文人士夫在学问、仕途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生活的压力也在宴赏赋咏、切磋论艺、交游往还、戏谑调笑、恩宠优渥中得到了某些淡化和消解。  相似文献   
65.
《论学者的使命》是费希特的代表作。在书中,费希特将自在的人的使命作为立论基点,以此为基础阐述了社会的人的使命,进而讨论了社会之人的阶层分工,认为学者是社会阶层中平等之一员,他们是献身于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学者肩负着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全人类道德水平的使命。  相似文献   
66.
萧统对书信体作品非常重视,在编选《文选》时,收录的建安时期书信体作品最多。这些作品可分为与政事相关的信件和文人私人往来信件两种。萧统选录前者,是受时代共识的影响。但他更重视后者,这又与六朝其他批评者的看法不甚一致。因为这些私人信件以表现邺下文人的游宴生活、邺下文人相互之间的文学评价以及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对人生的感叹为主要内容,最能激起萧统的共鸣,对此类作品的大量收录正可见出他的身份、地位尤其是生活环境对《文选》编纂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7.
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使我国高等院校的统战对象发生着显著变化,归国留学人员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一般特征,探讨做好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魏晋名士的淡泊和避世情怀,以及对山水和竹子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后来的画家,从而影响了文人画创作。  相似文献   
69.
贬谪流放文人的独特身份和地位,使他们到了贬谪之地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通过倡导教化、开馆授徒,改造陋习、移风易俗,化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交游问学、发掘地域文化,诗赋山水游记风土人情、促进文化交流等方式,用自己悲壮的人生为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0.
《异梦录》在唐小说作品中颇具代表性,以之为切入点,可以对唐小说的创作过程、艺术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古代小说中的独特意义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