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51篇
社会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浮躁心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晓琳 《职业时空》2012,(2):125-127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浮躁心理的现状及表现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消除这种心态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2.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冷战思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流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社会治理模式不同,而经济管理手段是由社会治理模式来决定的。冷战思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它继承着资本主义同盟的冷战任务、在全球扩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主价值观、遏制和消灭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冷战思维在两个层次影响国际金融:第一,对异质发展模式的敌视,加剧了国际政治经济运行的动荡;第二,对社会进行新自由主义的治理与经济管理,致使金融危机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53.
谈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受众心理特点对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很有益处。由于受众存在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求真心理和亲和心理 ,新闻传播应在引导、新奇、真实和贴近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4.
宽容的民族心理素质以和谐文化为载体,它通过和谐文化的滋养与陶冶,逐渐走进每一个民族共同体之中,久而久之融进每一个民族成员的心理,成为构成民族心理的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和谐健康的个体心理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审美调适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的审美调适这一概念,是指运用丰富生动的美感对个体心理进行调整、改善、充实、优化,通过情感的"高峰体验"和审美超越的作用,使心理结构在美感的强烈刺激下经受锻炼而更加坚强,并由此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审美调适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对心理偏激和心理落差的调整来实现心理结构的动态平衡,而审美活动对心灵的调养滋润是保持心理和谐的基本方式,崇高事物和悲剧艺术对否定性情感的宣泄则以相反相成的方式成为审美调适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56.
笑与泪     
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其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都体现于接受者的情绪上.因而,从审美情绪入手,探寻接受者情绪表现差异的缘起和生发,我们将会对喜剧和悲剧审美本质的差异有更新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57.
貂蝉“连环计”故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貂蝉“连环计”故事来自民间,之后被文人接受。元明时期,“连环计”故事备受欢迎,主要体现在文人与民间在创作上的有意偏好、戏曲选本对《连环计》杂剧和《连环记》传奇的浓厚兴趣和《连环记》传奇的备受赞赏三个方面。“连环计”故事具体地说,实际上是历史加计谋加美女的故事。文人与民间对由这三种因素组合而成的“连环计”故事的喜爱,体现的是重史、尚智、爱美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8.
作为汉语世界里的一种话语生产,东南亚华文文学难免受到汉语母体文学(古典或现代)的影响。从历史的层面说,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初期阶段基本上是以“侨民文学”的形式发展起来。过去东南亚华文文学曾经是中国文学的支流,是尚未具有主体性的侨民文学,因此中国性的展现是非常自然的。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的祖辈们把“中国”的记忆传递给下一代,并且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以致东南亚华文文学始终无法抛开与中国文化藕断丝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陆大献先生的新作《酒乡》,通过描写三峡库区移民村寨在重建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纠葛,表现了移民的彷徨心态及其逐步向着积极方向转变的过程,同时对三峡移民文化给予了内涵的丰富和品格的重塑。  相似文献   
60.
唐代以前的都邑赋并非仅仅是当时城市及其建设情况的文献记录,也不是为其时代和统治者唱响的赞歌,在赋的形式下它更多地思考了城市环境及其建设与城市经济、民风民俗、国家政治以及人心理健康的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论都赋和阮籍的《东平赋》、《亢父赋》,见解深刻,为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