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71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Answer set编程表示ER模型,从而为ER模型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逻辑表示途径。首先,完成ER模式的语法与语义定义;其次,利用Answer set编程实现ER模式的逻辑编程表示,并且这里的编程可自动实现;最后,完成以上表示的合理性证明。工作不仅克服了ER模型作为图形化工具的缺陷,使得它具有了自动推理能力,而且也为利用ER模型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语义协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汉英两种语言的国俗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词汇、习语及成语典故上.在词汇方面表现为,词汇空缺;指称相同,褒贬意义不同;指称相同,象征意义不同;特定的人名;地名;颜色词概念意义相同,所指不同;对数词的使用偏好.在习语方面表现为,喻体相同,喻义不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在成语典故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成语典故反映不同的历史文化.语义的国俗性是汉英语言的重要特征,是语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3.
类固定短语“A前B后”是一个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能产性都非常高的格式。我们尝试从此结构的内部构成、句法、语义及语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以揭示这一格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4.
在分析两种语言中含有色彩词“红”与“黑”的习语的基础上,从语义对比的角度探讨这两种语言在习语运用中的共性与差异,以使学习者在使用习语时表达得体,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5.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已有理论上抽象地推导出中西方语言与思维之间有着相互对比相互借鉴的关系。把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的语法特征以及两种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澄清,有助于掌握英语严式语法的要领,系统全面地学习语言,领悟西方文化中智者精神的魅力;要有意避免汉语的宽式语法向无限宽泛发展,并注重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表达,使中国的悟性精神落到更为具体的有范畴约束的领域。  相似文献   
76.
指称表达式和对象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考察。依据"指称"概念家族中的若干重要区分,文章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指称问题的讨论框架并讨论了其中的关联。这一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指称理论对传统描述主义指称理论的批评。  相似文献   
77.
在实际应用中,汉语人称代词的功能并不像一般语法书上定义的那样规整,而是呈现出大量的换用情况。笔者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为材料,对其中人称代词换用情况进行分类描述,指出在特定的语境中人称代词的临时换用是表现说话人或叙述者的立场、态度、情感等主观意向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话语语境赋予了该代词特有的语义内涵,收到了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78.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语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语言知识源自语言运用。语言描写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域中,应该分析英语中实际使用的词项在语境中的意义。词义体现着百科性,在把握每一个词及词义时,人们往往会调动其所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每个词虽然都有其本义,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人们并非总是依据其本义去理解,而常常是按非字面意义或比喻意义去理解,这就表现为词义的延伸。  相似文献   
79.
内涵逻辑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如今它已经在计算机学科、人工智能、语言学、哲学甚至数学基础等如此多样性的学科中发挥着强有力的理论和实践工具的作用。对当代内涵逻辑文献的阐述,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内涵逻辑的个性化理论内容,以及表现于这些内容中的新思想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展望内涵逻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0.
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词汇,但大数据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都比较模糊。从混乱的语义中做出语义分析,并从基本特征、哲学本质中进一步揭示大数据的涵义,这些工作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大数据的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