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6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272篇 |
社会学 | 3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单文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103-106
从亚里斯多德等人的传统隐喻观到Richard的互动理论直至当今Lakoff的映射理论,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已经从当初的修辞学研究进步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隐喻的产生必须以相似性为基础,以语义冲突为要件。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联想才能推断出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Yiq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5,8(4):456-467
In this commentary, the legal discourses in conflict evolving around the 2014 Occupy Movement in Hong Kong are analysed with Lemke’s theorization of textual semantics and Goffman’s participation framework. Specifically, I analyse the thematic patterns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in the televized meeting between the HKSAR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of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on constitutional reform on 21 October2014. It is revealed that both sides not only construct dramatically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but also show different orientational stances towards Hong Kong and China. I then propose a more plural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nd exploration of the other’s discourse histories as one strategy and the first step to going beyond binarism on the road of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74.
龚启荣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6-52
当代形式逻辑除了作为体系主干的语义学之外,尚有作为旨在用来透彻无误而又完备无缺地进行语义研究的人工符号语言工具的语构学,以及沟通逻辑理论和应用实际的语用学。语义的研究就是关于为人工符号语言所指谓的客观世界的以充分条件关系为核心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规律的研究。语构的研究,就是关于人工符号语言自身的排列结构和变形规则的研究。语用的研究,亦即关于以语义为中介的互相同义的人工符号语言和自然语言的互相转换、互相翻译的研究。当代形式逻辑界坚定而彻底地坚持辨证唯物论的逻辑客体说理论,对当代形式逻辑界说为:采用可按指谓同一的准则与自然语言互相翻译的(语用学)人工语言的机械排列和变形的方式(语构学)研究以充分条件关系为核心的客观世界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语义学),从而向人类提供研究宇宙的从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普遍适用的从已知获取新知的工具。 相似文献
75.
王松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1):132-136
近年来已有很多研究指出,主动句与其相应的被动句往往并非一般的等义关系,而是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含义或不同的修辞效果。随着话语语言学研究的深入,我认为,对英语被动结构的语义和选择还可以再作深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语义、语用、语句结构和语境衔接方面作一些探讨,试图对英语被动结构语义特征,作一些新的概括。 相似文献
76.
龚群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以名词为例,从借代角度来探讨语言词典中一般不加界定或很难界定的意义角度与意义转类问题,并尝试用一种准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此类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7.
潘卫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英语名词翻译成汉语时 ,常必须根据两种语言的差异 ,采用增译的方法 ,如增译范畴词和概括词、扩充暗含意义、增加数量和关联、补充背景知识等 ,以使文意更加流畅 相似文献
78.
本文强调英语写作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种。故写作必须遵循交际原则,同时又要遵循写作原则。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对象、内容,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同时对写作技巧若干因素引起的错误,从语义学上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9.
宋培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96-98
“程度副词+名词”组合作为目前流行的一种言语现象,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一直是大家致力解决的问题。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阐明了该组合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另外还指出,社会、语言使用者等因素也会对该组合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温雪梅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112-115
翻译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的转换,而是要传达各个层面的"蕴涵"。英汉互译中,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种情况下都不是完全等值对应的。如果语义选择出现偏差或错误,就很难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思想,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语际转换。所以在翻译中要正确地进行语义选择,对英汉两种语言从语义方面进行对比,还应该更进一步明确语义的含义,达到将原语从意义、风格、文体等方面较好地再现于译入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