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7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当代流行歌词与唐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流行歌词向唐宋词诗意化的回归,不但是对歌词自身品味的提升,也是大众文化向高雅趋同的有力手段,对大众传播语境下精英文化的振兴、当代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2.
时国强 《殷都学刊》2008,29(1):66-69
鲍照的古乐府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其抒情方式主要为奔冲跌宕式、弥漫发散式两类。奔冲跌宕式突破了含蓄蕴藉的抒情传统,弥漫发散式避免了重章复沓与繁芜冗长,彰显了鲍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63.
李立 《南都学坛》2007,27(4):10-13
汉人对桑女采桑活动的描绘,在诗歌和绘画的层面上已经呈现出一种超越于一般生活的唯美意义的艺术追求与艺术创作。“桑笼”虽小,但其小巧而精美的造型与刻画,从一个侧面表现和反映了两汉时期独特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的生成,显示出汉人在继承前代审美传统基础上的变化与求新。其生活基础是汉代家族生活和庄园经济,而其艺术基础,则是与之相适应的汉代“庄园艺术”。是汉代“庄园艺术”之乖巧、灵动与精美的艺术特点与艺术追求,给予了这种审美情趣以新鲜的活力和生存的根基。  相似文献   
64.
卢梭开创的人文精神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大力颂扬理性的启蒙时代倡导回归人真实的感受和需求,重视身体感觉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基础性意义。感觉和情感构成一条线索贯穿了卢梭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作品,同时,卢梭在教育、政治学说和文学作品中赋予感觉和情感以本体性意义———感觉和情感既是个人完善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政治社会构建的根基。  相似文献   
65.
欧阳修词集无定本,词风多样,历代评论者对其评价不一,但这些评论都流露着他们的审美情怀与审美文化心理。其审美情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欧阳修词中所流露出的人格美;二是重视欧阳修词的艺术美。这一审美情怀与评论者的审美文化心理密不可分:一方面他们喜欢小词的词情美;另一方面又受到儒家文化追求人格美的影响,对于不合规矩的小词加以排斥。总之,这种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论者的审美客观性,应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相似文献   
66.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又是一个酒的国度,美酒与好诗如胶似漆融于一体,创造了中国诗与酒的文化史。诗人们或以诗酒解愁,逃避现实的苦难;或以诗酒自娱,沉溺人生的享乐;或以诗酒寓怀,感慨生命短促的悲凉和无奈;或以诗酒为志,实现人生别样的追求。  相似文献   
67.
中国股票市场IPO 首日回报高、长期回报低的现象十分突出,传统理性金融理论难以对这两者同时加以解释.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情绪与意见分歧相结合的角度,利用账户交易数据中的投资者IPO 首日净买入构建情绪指标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PO 首日投资者情绪和意见分歧均对IPO 首日回报有显著为正的解释力,尤其是当意见分歧严重时,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更大,同时首日投资者情绪对IPO 长期超额回报有显著为负的影响,但意见分歧却对长期回报没有影响.文章的研究从二级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偏好角度揭示了中国股市“IPO 之谜”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8.
张强 《理论界》2014,(6):4-6
利益在社会发展运行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是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利益决定着民心向背,决定着革命和改革的成败。利益与利益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核心内容与关键所在,也是衡量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准和客观尺度。  相似文献   
69.
本文在极值理论中引入行为金融学,结合标值自激发点过程(MSEPP)刻画股指收益率极端值序列的集聚性、短期相依性,并将传统的超阈值模型所描述的齐次泊松过程拓展为非齐次泊松过程,探讨投资者情绪对极端收益率的冲击。运用风险偏好指数的方法,基于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合成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EMSI),进一步构建MSEPP-EMSI模型预测沪深30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及深圳成分指数的极端风险爆发概率,并对其进行动态ES风险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在短期内股指连续暴跌现象时有发生,投资者极度负面情绪会加剧股市的剧烈动荡,当考虑投资者情绪对极端风险的冲击时,MSEPP-EMSI模型能有效的提高对极端风险的概率预测精度及ES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0.
大雕意象的外域渊源与金庸小说的异国情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大雕意象:1.特定人物以射雕突出英雄豪情。2.危难时舍身救人,为人解难。3.充当武侠习武炼技陪伴"亦师亦友"角色。4.以其雌雄生死相殉,烘映人世夫妻至情。主要作为一种博物奇闻,成为街谈巷议新闻性话题。旧派武侠小说家已注意到侠客有大鸟相助,更带如虎添翼的传奇色彩。金庸小说大雕意象发挥了渲染人伦情感,营构民族、文化交流情节安排的重要文本结构功能。其把大雕充分人情人性化,使其原本具有的人禽双重特征更加丰富、突出和细致。作品人物性情,也在人雕相处相激的复杂多向关系和情境中,得以感发、净化和升华,从而突破了先前大鸟传闻载录、一般性烘托侠客的狭小格局,给人不可多得的人性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