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分析税务部门形象塑造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指导税务部门形象塑造;加强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公关意识;规范税务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重视与纳税人的主动沟通,化解征纳矛盾等改变税务部门形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2.
长春市健身健美馆经营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法,走访和调查了长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七家健身健美馆的经营者、教练员及学员,对健身健美馆的场地面积、价格、管理及教练员来源、专业、文化程度、授课内容、时间安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试图找出当前长春市健身健美馆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3.
从关于信仰迷失的现状认定和对信仰诉求的人性辨析出发,通过对中国教育理念、内容、方式以及目标指向的系统梳理和嬗变阐发,历史地揭示出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对于人文信仰进行塑造的根本决定。同时明确提出了在现阶段,只有通过教育理念的人本主义回归,才能为人文信仰的最终确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纲目。  相似文献   
74.
材料成型专业新技术应用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强的新技术应用能力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之一。文章对成型专业新技术应用的教学背景及目前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新技术应用教学体系框架,并提出了相关课程的改革思路及实践情况,在材料成型(模具)类专业的新技术应用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5.
76.
在哲学上,关于时间的学说有两个向度: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客观时间观念,二是奥古斯丁的主观时间观念。讲述时间和被讲述时间是叙事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内容。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的关系有时序、时速和频率三个方面。“虚构叙事时间的审美塑形”是指虚构叙事作品里的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的关系在创造者的美的诉求的内在驱使下被结构、被形塑。虚构叙事时间的审美塑形最后指向人的生存境遇、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77.
本文围绕西部开发的主题 ,通过对信用之缺失、信用之需要及其必要的链接制度的探讨 ,重点论述西部信用环境建设的问题 ,并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78.
Although computer technology is central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there has been little analysis of its role or of the factors shaping the way in which it is used. Using data generated by expert informants from 13 OECD countrie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indicative comparison of the aims of computerization in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over a 15-year period from 1985 to 2000. The paper seeks to identify and explain patterns in the data and outlines and examines four hypotheses. Building on social constructivist accounts of technology, the first three hypotheses attribute variations in the aims of computerization to different welfare state regimes, forms of capitalism, and structur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fourth hypothesis, which plays dow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factors, assumes that computerization is adopted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generating expenditure saving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all 13 countries, computerization was adopted in the expectation that it would lead to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higher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thus providing most support for the fourth hypothesis. However, vari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suggest that the sociopolitical valu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welfare state regimes have also had some effect in shaping the ways in which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相似文献   
79.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其基本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富裕。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其理论依据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学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娴熟运用各种反讽,将小说主题,即当时社会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生动逼真地塑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