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任何言语都产生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其它语言形式相比,英语习语对语境更加具有依赖性。英语习语的使用预示不同的语境条件,而不同的语境条件又反过来要求使用不同的英语习语。非语言语境对英语习语影响深远,因此理解与应用英语习语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对非语言性语境的学习上。  相似文献   
232.
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是历史和虚构、文学文本与历史和自然文本互文渗透的典范。它涉及美国早期殖民历史、清教主义、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欧洲文化,既隐现了美国早期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也折射出作者对于清教主义的态度和历史意识。文中自然环境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大量的含动植物名词比喻的运用,体现出强烈的荒野意识。《睡谷的传说》在历史和自然书写、时空架构、意识形态和主题意蕴等方面体现出多重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233.
翻译标准与原则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斯珀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通过对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原文理解与译文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知语境"进行分析,探讨翻译标准的原则问题.有关翻译标准与原则之争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看待翻译标准与原则问题,是在"认知"与"表达"上的不断争论与妥协.翻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认知程度的不同决定翻译的水准高低,表达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认知的差异.从"认知"角度来说,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翻译似乎无确定的标准,然而,归根到底,译者在"认知"基础上采用何种"表达方式"不能离开"准确"和"忠实"这个根本."准确"是对译作的效果而言,是相对的,"忠实"是对译志的态度而言,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234.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几个不同角度阐述了英汉翻译中一些常见的英语词汇在一定的语境中所形成的特定表达,从而启发翻译工作者和英语学习者在实际操作中应仔细推敲上下文,注意一定的背景信息,达到在中英文两种不同的语言世界里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35.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经济法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及如何进行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最终目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36.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交际的固有特征,既对语言交际起积极作用,也会为欺骗和谎言提供滋生的温床。根据语言顺应论观点,由于命题的交际语境、交际者的期望和目的与参照标准的不同影响了人们对模糊语言的正负面认知。模糊语言的表达与理解是语言使用协商、顺应和调整的结果。另外,模糊语言的产生与语义模糊、逻辑错误、语用模糊、文化知识缺省以及美学追求等原因有关。总之,它是人类交际普遍追求用经济简洁的方式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并遵循“省力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7.
文章从语篇翻译角度出发,讨论源语语境在译语语篇上的反映,概括说来对翻译有两点启示:一是源语语篇信息的接受者即译语读者,要努力认识和具备源语读者所掌握的语境信息;二是译者在构建译语语篇时要设法对译语读者思维中可能出现的语境盲点与裂缝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238.
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创设丰富有趣的情景,能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改善幼儿绘本阅读效果。针对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应用教学途径单一、忽视幼儿主体地位、创设情景脱离幼儿生活经验以及教师缺乏相关理论的培训和指导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情景教学法在绘本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并立足于绘本教育活动,通过结合情景教学法,以《我变成喷火龙了》绘本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实施与反思。  相似文献   
239.
Using an integrated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32 second-generation Turkish parents in German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arental concerns formed by assessing the value of children, which, in turn, influence return migration intent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parents develop three main concerns in an attempt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ir children: (1) socioeconomic, (2) assimilation, and (3) marriage concerns. Return migration intention itself turns into a parental investment by designating the home country as the final destination where these concerns can be resolved, and thus their children may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migrant families, the value of children can be a potential predictor of return migration since it is subject to changes during the life course in response to the cul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of the host and h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