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2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走向成熟必然会引起社会伦理的嬗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社会伦理精神的人文力支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伦理精神,已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2.
论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带来的变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现代转型成为必然。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许多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同的特点,需要遵循开放性、包容性、主动性的原则,把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把现代传媒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手段、把能力的培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立足点,在教育转型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直没有解决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背景。这个讲话的目的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其理论意义在于:不仅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而且为中国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今天的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学雷锋”没有过时,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雷锋精神就是“知荣知耻”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在新世纪新阶段,要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促进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5.
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道德的非功利性,道德荣誉产生了严重的异化倾向,主要表现为道德荣誉的虚假集体化和目的化。改革开放后,中心价值理念的缺失造成了人们道德荣誉的迷失,体现在道德荣誉的畸形化和虚无化两个方面。因而,实现道德荣誉与功利价值的统一,为道德荣誉的给予建立起体制上的保障,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对道德荣誉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的全面投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制度保障,为巩固和体现农村女性主体地位营造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7.
王腾 《重庆社会科学》2009,(11):117-120
西方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主要是探讨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试图为伦理学理论提供价值和概念前提。道德形而上学研究方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奠定了精神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8.
清末明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寻求真理,在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的同时,开始零星翻译和介绍社会主义理论,而真正系统地大量地译介和传播社会主义理论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将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翻译工作者对再译社会主义理论应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四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其意义在于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和民族的精神世界打造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历史积淀,从精神文明建设到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历史逻辑和思想逻辑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加强社会政治认同、树立社会道德规范、增添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的功能,是聚合人心、团结人民、凝集力量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同时又具有道德建设的属性。意识形态建设与道德建设既相统一,又有不同的规律;既相联系,又不能等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它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