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道路建设中的耕地占用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与道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实际 ,从道路建设对耕地资源的直接占用 ,道路施工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的危害影响等方面分析道路建设占用耕地的特点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道路建设的设计、选线、施工等工程技术角度初步对解决该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尹变英 《南都学坛》2003,23(3):53-57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分别是鲁迅和沈从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从这两部作品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乡土对作家的影响和塑造。从文化土壤上来说 ,浙东的传统文化给了鲁迅丰厚的学养 ,同时又束缚了他的个性 ,使鲁迅的作品一方面开拓了中国文化的新视野 ,另一方面又无法与新的文化完全融合。相比之下 ,湘西的文化传统是自由而放纵人的 ,它使沈从文可以平和地对待它。从社会风俗上来说 ,鲁迅敢于对民间风俗持怀疑的态度 ,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全身心的融入乡土和热爱民俗。从生命形态上来看 ,鲁迅的作品是珍视生命的 ,而比之鲁迅 ,沈从文可以说是崇拜生命。作家回望乡土 ,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根 ,受地方文化影响 ,鲁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社会 ,去发现隐在世态人生中的丑恶 ,并无情地揭露它们。沈从文却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乡民 ,由此而发现了隐含在其中的值得他珍视和赞颂的生命力。由此使乡土在两位作家笔下显示出了很不相同的底色 :社会的黑暗和自然的明朗。  相似文献   
103.
塔克拉玛干南部地区城乡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现在是全疆乃至全国城乡经济建设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施,给和田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利用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沙漠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峻。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到城乡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还直接危及农村经济建设。本文在综合分析和田市未来发展的要求和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为解决人类在高强度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建设和城乡建设快速发  相似文献   
104.
从重庆市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也涵盖了三峡库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采用环境调查的方法研究垫江牡丹主产区土壤6种重金属含量状况,依据相关标准,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以便为牡丹GAP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土壤无超标污染物;该区5.3%的土壤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大于0.7,小于1,处于警戒级.其余94.7%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表明土壤质量良好,为清洁水平,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法律渊源之视角,发现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尤为密切。近代以前,不少国家的成文法典完全就是民间法的汇编;近代以后,虽然立法技术不断提高,立法群体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不断改进,但国家法中还是予以民间法一定的认可。民间法与国家法共生、共长于同质的文化土壤,二者有着共同的对于和谐秩序的价值诉求。因此,只有理性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立法、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7.
树根的抗拔强度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比如树根的几何模型(长度、直径和枝杈特点)、物理属性(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和土壤 树根接触属性(土壤种类、围压大小和摩擦系数)等。基于有限元的2D模型来研究几何属性如何影响树根的抗拔强度。结果显示,树根和土壤的总接触面积是最关键的能影响树根抗拔强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海南南山长寿区的土壤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土壤含有V、Cr、Mn、Fe、Co、Ni、Cu、Zn、Se、Mo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高铁高锰的的特征与广西巴马、新疆和田、江苏如皋和云南云龙等长寿区相类似,且无重金属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109.
对东帕米尔高原海拔3 000~4 100 m范围内的高寒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揭示其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并与土壤pH值及可溶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造成该区土壤有机质分布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为20.943 g/kg,但不同采样点土壤有机质含量悬殊,标准差为8.370.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海拔3 600 m左右出现极小值.土壤有机质和可溶盐含量、土壤pH值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含盐量和pH值对有机质积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立足水土资源禀赋,分析灌溉和机械投入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影响,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859份调研数据,运用SFA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灌溉投入对水稻生产效率无显著影响,机械投入影响为正且与人均耕地规模相互促进;②在东北地区,灌溉和机械投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且灌溉投入与水资源条件存在替代作用,耕地细碎化削弱机械投入的影响,机械投入与人均耕地规模表现出互补作用;③关于技术非效率,灌溉条件对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分别为正向和负向,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人均耕地规模影响,东北地区受耕地细碎化影响。因此,差异化投入灌溉和机械要素是提高水稻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