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38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2130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一类三阶微分算子自伴域的解析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一类三阶对称微分算式l(y)=iy'''+q(x)y在[a,b]上各种边界条件下自伴域的描述,给出了耦合边界条件自伴域的解析描述.  相似文献   
82.
汉字不是单纯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从起源看,汉字与汉语是异源同流的关系,汉字的形义与汉语的词义不完全等同,汉字的意义系统是形义和音义的综合,语言义和超语言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83.
文明是文化中积极性的成分,是人类与自身和自然界交往方式的科学化和道德化的体现。人种尺度和物种尺度构成科学、道德与文明的终极尺度,它们在人类生活形式中实现的程度差异决定了人类文明必将经历原始社会的自在的物种文明形态到传统社会的人种文明形态并最终发展到未来的自觉的物种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84.
惠特曼和威廉斯均是美国诗坛上的泰斗。他们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二人均倡导自由诗体;主张运用美国本土语言,表现美国自己的东西;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乐美感以及色彩的运用。惠特曼在多方面影响了威廉斯,威廉斯在深受其益的同时,多方面发展了惠特曼的优良传统,从而成就了自己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5.
目前我国电子游戏业所面临的问题是,市场上充斥着大量模式单一、缺乏内涵的作品,在看似繁荣的游戏事业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发展危机。这一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使大批的青少年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并且严重阻碍了电子游戏事业自身的发展。对待这些问题,既不能简单的围追堵截,也不能置之不管任由其恶化.而应该以长远的眼光重新去审视这一现象的根本问题所在,寻找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针对某些游戏从业者所持有的错误观点,试图从电子游戏美学角度去诠释制约电子游戏发展的几点观念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
文学创作从发生之初的实用性,到魏晋时期转向审美性,标志其走向成熟.站在现代的角度,就文学创作之目的进行更为细致的探究,认为文学创作的目的,其情感表达、苦闷宣泄、审美追求、形式创造、制造愉悦之过程,实则是漫无目的之目的.  相似文献   
87.
大后方诗歌研究的滞后导致人们对大后方特殊的诗歌观念的忽视。从抗战时期大后方诗歌情感内容的探讨、诗人创作路向的选择、诗歌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抗战诗歌艺术缺失的批判等角度展现大后方诗歌观念的概貌,对现阶段科学解读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诗歌观念及其艺术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8.
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由理学迈向朴学之重要转型期,也是中国戏曲评点理论发生转变的关键期.清代戏曲评点在清初顺、康年间达到鼎盛,乾隆以后又迅速走向衰落.较清初而言,乾嘉时期的初戏曲评点在延续中有变化,主要表现在:戏曲叙事结构理论的延续与变异、形式批评的崇尚和反剧场化的艺术追求.这是时代思潮规训和文人戏曲评点家忽视戏曲综合性艺术的"类"特征二者合力的结果,标志着古典戏曲评点日渐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89.
重复是作家生命情结的体现.张洁的新作<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是一篇具有重复意味的作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以往小说的种种影子.张洁晚年的小说已经不再以激烈和对抗打动读者,更多的是一种长者式的宁静智慧,<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正呈现了这一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90.
钲是文献中常见的军旅乐器,形制丰富,不但可以控制军队进退的节奏,在军中还有警示和报晓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重要的赏赐象征皇帝的特殊恩宠.但文献中出现的“钲”不可一概而论,古代将钟体的正面偏上部分称为钲,此外,钲还可以指代另外一种用以悬挂敲击的乐器.这需要我们在阅读时认真分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