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1.
一战不仅给欧洲带来了空前的劫难 ,而且打破了近代以来欧洲大陆的政治局面 ,兴起了一批独立的民族国家 ,奠定了现代欧洲的整个格局。本文主要论述一战对现代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探讨新格局形成的原因及一战后至今的欧洲政治格局总体发展形势 ,并对未来几十年欧洲大陆的整个走势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人不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强行照搬俄国革命苏维埃模式指导中国革命导致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挫折;毛泽东则力求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拓农村苏维埃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来到才溪乡,写下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是毛泽东苏区经济建设的实践地,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央苏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才溪乡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成就是党和毛泽东关于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的体现。新时期,对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中的经济建设经验进行解读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湘赣苏区的土地革命,在经过苏区创建初期关于土地分配问题的争议后,逐步走向深入,确立了平分土地的原则,并通过反富农斗争,坚决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湘赣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是在克服党包办苏维埃事务的错误倾向,并经过深刻的以阶级路线为原则的改造,确立代表会议制后,终于得以体现其革命政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湘鄂赣苏区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在克服以党代政现象的过程中,通过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逐渐确立起代表群众利益的代表委员制。湘鄂赣苏区的财政体系,立足于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商业贸易,逐渐完善税收制度,严格落实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起独立运作的银行制度,逐渐实现了财政体系的正规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从建国至今,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建国初期至文革结束,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习苏联模式,这种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出现严重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实践进入新的阶段,我们突破苏联模式,不断探索,逐步确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转变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论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价值诉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最先尝试,其包含许多的价值观考量。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鼎盛阶段、陷入僵化与困境的阶段和解构与溃败阶段。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并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并通过了《加拿大共产党纲领》、《加拿大共产党章程》及一系列重要决议,分析了当前加拿大的社会政治状况,指出加拿大的未来是在充分吸取前苏联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的有加拿大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1941年以后,随着苏联在中国抗战中地位和作用的下降,国民政府对苏政策从抗战初期的联苏抗日转移到反共方面。这首先表现在国民政府乘苏之危,排挤苏联在新疆的势力,隔断苏联与中共的联系通道,并为此不惜中苏关系的恶化。1943年后,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国民政府积极谋求改善中苏关系,为与苏联订立同盟条约、取得苏联支持国民党统一中国而不支持中共的明确承诺铺平道路;1945年国民政府对雅塔尔协定的态度转变和在《雅塔尔协定》框架内进行的中苏签订谈判过程中立场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苏政策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赣州是赣州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遵照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结合赣州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伟大实践。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苏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也是构建和谐赣州的主要心理支撑。从这一伟大实践出发,结合苏区精神,正确认识构建和谐赣州的伟大实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