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97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267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1936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2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赋体叙事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生 《云梦学刊》2011,32(5):101-103
赋体兼具小说的叙事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赋的叙事性既体现在"赋"字铺陈的本义里,也体现在它的题材、手法、与体式上。古往今来的赋论家们对赋的叙事性也不乏零星的认识,但叙事研究相当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一些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全面系统地考察赋体叙事的成果尚付阙如,理论的更新也该提上研究日程。近年来引入并兴起的空间叙事理论为赋体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赋体叙事可以在赋体本质与叙事、赋体表现手法与叙事、赋体体式结构与叙事、赋体题材与叙事、赋体叙事的源流衍变等五大方面进行深究。  相似文献   
10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条件下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地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观赏要求 ,期望更多高质量、高品味、高档次的绿地空间。笔者认为道路绿地景观的文化底蕴可以通过植物造景、环境小品、街头绿地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体现出来 ,且应因地制宜 ,灵活变通 ,努力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品味  相似文献   
103.
Book review     
W.G.Cochran: Sampling Techniques, 3rd. Ed.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Santa Barbara-London-Sydney-Toronto 1977. 428 S., £ 12.50; $21.50.

H.Toutenburg: Vorhersage in linearen Modellen.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75, VIII, 176b S., 3 Tab., 28,– M.

O.Kallenberg: Random Measure. Akademie-Verlag, Berlin 1975; Academic Press, London 1976. 104 pp., 28,– M.  相似文献   
104.
具有高功能密度的小卫星项目蓬勃发展,大大增强了私营实体和非航天大国参与空间活动的能力,引发了规则修订的需求。国家应建立空间活动的分级、分类许可条件,放宽小卫星行业的准入要求,并根据小卫星项目的目的、成本、收益和风险来设定第三者责任保险要求,规范小卫星的登记实践。空间碎片减缓应作为小卫星项目许可条件之一,以切实履行国家的外空环境保护责任。应简化国际电信联盟卫星频率和轨道位置协调程序,建立适应小卫星轨道特性、运行寿命和业务类型的管理规则。  相似文献   
105.
教育腐败危及公平和社会公信力,目前,高校腐败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以博弈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监督者和高校从业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揭示了高校经济性腐败的临界行为,研究表明,高校从业者临界收益与监督概率、从业者收入、贴现因子及从业者任期正相关,与从业者风险好恶系数负相关,高校监督者临界监督成本与背德未被发现时收益、从业者收入、背德概率、贴现因子及从业者任期正相关,与监督者风险好恶系数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采取选择品德高尚的高校从业者、提高腐败成本、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等预防高校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历来都是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大多数学者都在考察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但对于环境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却很少有人研究。首先建立环境变量与经济增长率关系的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将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线性规划中的决策方程,之后应用参数区间估计和集合论两种方法,通过约束相应的变量及变量的系数来估计中国现阶段环境约束下的适度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7.
新感觉派作为30年代上海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唯美—颓废主义流派,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唯美、颓废特征,尤其在对城市空间的刻画上,与当时的左翼、京派作家形成明显的差异。新感觉派作家将客观的城市空间主观化、感觉化,并把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融入到对城市的体验当中,使得上海成为一个具有唯美—颓废气息的都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因此染上了唯美的视觉色彩和颓废的精神色彩,即使借助宗教崇高的空间、乡村淳朴的空间也无法完成对这唯美—颓废城市空间的救赎,从而陷入了毫无希望的生活幻想当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108.
The brutal gang rape and murder of a young woman on a New Delhi bus became a media spectacle, flooding the news stream worldwide with articles, commentaries, blogs, and images. Drawing on theoretical insights from transnational feminism and social geography, this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mediated deployment of space and place as potent signifiers of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news coverage of the event. Using feminis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interrogate the verbal and visual texts in mainstream US news media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of coverage, this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American news media invoked archetypes of the Third World as a primitive and undisciplined place populated by savage males and subordinate women, a space in which women's mobility is constrained and where state authority is complicit in rendering women vulnerable to sexual assault due to its incompetenc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rough this limited and ethnocentric lens, the US news media reinscribed social geographies of power in terms of sex and gender. The overall tenor of the coverage obscured the incidence of sexual violence in the First World/global North, effectively countermanding transnational feminist praxis and collective action against the worldwide problem of sexual violence against women.  相似文献   
109.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正在飞速进行。与经济进步相伴随,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如大 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浪费与匮乏并存等——这只是可见的表面问题。 从长远的角度看,在城市化过程中,空间的资本化使用导致了城市文化、城市样态、 自然环境等差异性的丧失,这将使人的存在更为物化、功能化与功利化。本文认为, 指导空间生产的价值观念是促使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只有改变以往的以“技术 和资本增殖”为核心的消费社会的价值观念,建构新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才 能对抗空间生产的资本化洪流。

关键词: 空间生产?城市化?资本?价值观念

Urbanization is proceeding at full speed in China. Economic progres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enormous problems in our big citie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 air pollution, the coexistence of resource abuse and scarcity, etc.—and these are merely the problems visible on the surface. The capitalization of space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has meant loss of diversity in urban culture and configuration and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 run, this will make human existence more objectified, functional and utilitaria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se problems lies in the value concepts guiding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nly when we abandon the existing values of consumer society, which revolve around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ppreciation,” and establish new values “putting people first” will we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mighty torrent of capitalized spac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10.
《1984》不仅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在文学审美意义上更探讨了人在西方文明解体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空间视角切入,分别解读三种空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以往研究的盲点,进一步阐发《1984》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