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255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由于环境案件在法律上和技术上的特殊性,环境审判专门化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就我国现实状况而言,环境纠纷与日俱增但诉讼极少且无力救济公民权利,审判机制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而无法正确审理案件。为了应对环境审判的紧迫形势,我国采取环保法庭的专门化审判模式进行试点,不仅具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且体现出诸多的优越性。但作为一种新生的审判机制,环保法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当然,环保法庭并不是司法推动环保事业的唯一方式,深入探索设立环保法院或者利用现有专门法院等有益途径,可以进一步实现环境审判专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2.
随着国际分工格局的演化,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基于双边贸易发展数据,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从我国省级层面重点关注了不同行业和地区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过程中,相关重要因素的影响特点和一般规律。主要结论表明:地区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和经济地理因素均有显著影响,且这种作用因行业和地区发展差异而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53.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年来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源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针对新的分工现象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展望该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4.
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为视角,分析了加工贸易、零部件贸易的发展现状,并计算了1987~2006年中美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中美贸易结构明显改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文章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实证研究了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美高、中等技术行业及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对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5.
文章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企业专业化的经济形式,讨论了管理会计在当前经济形式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中国会计人员面对专业化经济形式下需要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6.
角色冲突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复杂化造成了辅导员角色的复合化。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角色冲突。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表现为职业成果模糊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渴求尊重与缺乏认同的冲突以及不同角色期望引起的冲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57.
肖瑛 《社会》2008,28(2):39-39
功能分化和领域分离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构成许多建基于启蒙理性的社会建设理论的核心观点。但分化条件下不同社会领域及功能之间如何整合的问题在启蒙理性传统中却付阙如。本文在M.莫斯的“总体的社会事实”的启发下,尝试构建一个“总体的社会组织”概念来考察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文章认为,涂尔干的“法人团体”想象是以在社会组织层面整合国家与个人之间,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以及社会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道德功能之间的人为对立为目标,“法人团体”属于中介性的“总体的社会组织”范畴。虽然涂尔干的这一想象有简单化和乌托邦化的嫌疑,但其对于洞悉和超越高度分化状态下的社会生活弊病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8.
从1915年佛雷斯诺(Abraham Flexer)在其《社会工作是专业吗?》的论文中质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至今,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模式由追求专业化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的反思。在从经验取向迈向科学性的工程中,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重用。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由民间呼吁进入了官方话语的当下,探讨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9.
观众取向与电视频道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视观众收视取向分析电视频道专业化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现实需要 ;从观众研究、品牌建设、频道创新三方面论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企业将面临着更强的国际竞争对手,因此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在某一行业内做强,再通过全球扩张做大,即所谓的专业全球化。若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也必须是建立在核心能力基础上的多元化。加强核心能力的培育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