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272篇
理论方法论   125篇
综合类   1251篇
社会学   14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们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到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创造着世界经济奇迹。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明显地感觉到生态环境对三个文明建设的制约,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就无法构建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把生态文明放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一序列,已经是大势所趋。"四个文明"缺一不可,只有"四个文明"建设好了,才能平稳地支撑起和谐社会的大厦。  相似文献   
9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本文认为,只有扬弃和升华市场经济原则,才能丰富和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才能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市场经济的基本观念和道德原则,有些是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矛盾的,对此应该进行批判;有些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但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又不可避免会出现的,对此则应该进行批判地改造,使其升华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唯其如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3.
依据马克思总结和运用的科学理论研究方法 ,可以发现 ,邓小平理论的起点范畴是“人民需要” ,主体范畴是“发展生产力” ,终点范畴是“共同富裕”。邓小平理论就是以这三个主要范畴构成的完备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4.
以哈尔滨市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以不同人群对博物馆的使用需求和行为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博物馆的区位交通、周边环境及馆内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博物馆的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使博物馆能够良性发展,更好地承担起普及知识、教育大众、传承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95.
对霍尔顿精神世界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美国20世纪文学的"现代经典".作者抓住了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塑造了一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叛逆者形象霍尔顿 .本文从叙述语言、叙述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索霍尔顿的精神世界以及战后美国社会青年一代的心声和社会物质文明背后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96.
中西方代际情感回报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当代中国是一种家庭亲情回馈模式,它是以家庭内部子女对父母的“反哺式”式物质赡养和以家庭亲情慰藉为核心的多样化的精神赡养为主要特点。西方发达国家是一种“有距离的亲密”模式,从物质层面看,它通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以社会财富的代际转移形式得到间接体现;从精神层面看,它立足于社区照料与居家养老服务,以专门养老机构的精神慰藉为辅助,以子女对父母的日常照料与情感支持为倡导性伦理责任。随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居家养老的发展,中国模式将与西方模式趋同。  相似文献   
97.
学校管理中经常需要使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手段来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特点和使用方式对于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8.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鲁迅小说作品中人物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中心论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平民化特征,在他们身上集中地体现出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识形态”,本文通过小说中平民化的人物形象,分析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中悲剧性的生活,为文中打下一个论述的背景,然后重点对小说中具体人物形象与精神立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9.
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他们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及心理状况令人堪忧,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高校在给予贫困生物质帮助的同时,精神帮助同等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双管齐下,高校贫困生将不再“贫困”。  相似文献   
100.
人的行为既是个人心理状态的反映,又是一定社会环境下人的认识发展的结果。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剧《暴风雨》借助具体的“人”———普洛斯帕罗施展魔法掀起暴风雨进行复仇的行为表现,探讨了“人”的行为表现与心理需求和认知发展之间彼此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表现受人的心理需求和认识发展状况制约,人的行动促进人的认知发展,人的认知随着行为和心理需要的变化呈阶段性、螺旋式上升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