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6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50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78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论我国股份回购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回购已成为当前我国公司治理和证券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课题。该制度因其具有内在的优越性,而为多国立法所采用,并成为国外公司广泛运用的一种措施。但是,我国的有关规定过于粗略,成为利用股份回购发展证券市场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桎梏。因此,根据我国的实践,借鉴外国的立法,完善我国的股份回购制度,是促进我国公司法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2.
责任与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责任概念的变迁,显示了责任具有内外两个层面的内涵。随着社会高度组织化和功能分化,法律系统从社会系统中分立出来,法律责任也随之从责任分立出来,成为体现责任外在性层面最重要的表征。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变迁可归因于责任内在性层面的发展动力。然而,当下法律责任对责任内在性诉求的回应尚且滞后,期待公法责任在责任内涵的变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Abstract

This article draws together two lively and provocative radical theorists, Emma Goldman and Friedrich Nietzsche, and suggests that a reading at their intersections can inspire political thought, action, and resistance in particular ways. The argument is framed through and productive of a particular archetype which emerges from a reading of these thinkers, that of The Dancer. Both Goldman and Nietzsche have been noted for their affect-laden reflections on dance, as an image of the subject which evades capture within the frameworks of discipline, morality, and ressentiment and which instead commits to a ceaseless and creative insurrection of- and- against the self. Here, I argue that through this image of The Dancer we can conceptualise a form of critical or anarchic subjectivity which can provocatively interpret and inspire radical political action. In the article I look at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dance has forme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adical politics. However I also argue that dance as understood in the terms established through Goldman and Nietzsche moves beyond corporeal performance, indicating a more general ethos of the subject, one of perpetual movement, creativity, and auto-insurrection. I also reflect on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the idea of ‘self-creation’; as we can see from the more problematic dimensions of Goldman's thought, creation is an ethically and ontologically ambiguous concept which, when affirmed too easily, can serve to mask the subtleties by which relations of domination persist. With this in mind, the article goes on to discuss what it might mean to ‘dance to death’, to negotiate the burden of transvaluation, limitless responsibility, and perpetual struggle which these two thinkers evoke, in the service of a creative and limitless radical political praxis.  相似文献   
84.
作为现代英语中不定期频度副词的代表, always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意义。然而追溯至十七世纪,always体现为更强的主观意义。本文基于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的英语语料,考察了always的主观性演化情况,涵盖了 always与人称代词、认知动词和否定算子等语言因素的共现情况。结果发现: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always不仅体现出客观化趋势,还出现了范畴分化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的主观性现象以及意义演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作为主体的译者必然体现其主体性特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东西方翻译界纷纷对此进行探讨,以期能对译者的主体地位做科学的界定,迄今尚未有定论。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东西方各理论学派不同的观点。重新认识和定位译者主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6.
教育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案例是对教育实习各环节典型实例的记叙.叙述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背景;阐明教育实习案例库建设的内容及其应用;建议案例库的完善和维护.  相似文献   
87.
本文立足社会转型时期的传播现实,结合当前舆论引导中新的特点,借鉴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理论成果,对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文章提出:有效的舆论引导是以体现引导和参与的主体互动为特征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主体的主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而且有利于增强接受主体的依赖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88.
传统"慎独"道德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慎独"是传统儒学倡导的修身方法和推崇的修养境界,其蕴涵着相当丰富而深邃的道德精神。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诠释传统"慎独"的道德精神,不仅能深入领悟"慎独"在古代道德实践中发挥过的重要作用,而且更能发掘"慎独"对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9.
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前期为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前期为发展完善时期;80年代后期至今为深入时期。对实践美学的主要概念和命题,如主体性、积淀、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新感性、人的自然化等进行梳理及对实践美学的形成、发展和深化过程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对中国的现代性进程研究多了一个视角———一个现代美学学术史的视角。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从来不是空中楼阁,不是形而上的纯粹思辨,他的所有的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生活并力图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甚至整个人类、为每个个体幸福生活寻找出一个方向。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不仅从美学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命题和学说,而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产生了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对新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关于历史主体性根源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创新研究的最大难点之一,是如何说明历史过程的能动性根源。旧唯物主义立足于客体的角度,唯心主义立足于主观角度,他们都离开了人的存在、人的需要、人的活动,因此都不能唯物地说明历史发展的能动性根源,即没有找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的“物”。本文从需要与生产、需要与历史、需要的社会性与历史性、需要与利益、需要与行为规律、需要与价值追求、需要与人的全面生产等角度,全面揭示了人类历史能动性根源,以此确立人类历史的生存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