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5 毫秒
21.
债权人代位权行使效果归属有入库原则和直接受偿两种学说。代位权是一种实体性权利,它在我国的确立有其特殊的基础,其设立的目的并不在于保护所有债权人的一般债权。本文从代位权的行使范围、比较法学、诉讼经济、行使代位权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债务人处分权利的限制以及债权平等多个视角对两种学说进行考量,力证直接受偿原则优于入库原则。  相似文献   
22.
税收代位权是税法对民法中的代位权制度的移用成果。税收代位权是公法之债的代位权,是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的统一,是实体法上公法之债的广义形成权与程序法上的诉权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广义形成诉权,税收代位权是独立于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的第三种权利形态。  相似文献   
23.
合同法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果未作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所作的司法解释确认了代位权人的优先受偿权,这与传统民法不符。本文剖析了传统代位权制度的若干局限,阐明了立法应当确立代位权人优先受偿权的现实必要性,从而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24.
债权人代位权是保全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第一次对此作出了规定,反映了我国债权制度的完善,本文论述了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对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务所涉及的领域日益广博,因第三人的行为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也愈来愈多.基于此,对保险代位求偿权的目的、性质、效力范围及其取得方式诸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必然有助于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6.
实务中的代位权行使往往呈现出复杂性,一方面表现在一个代位权单元内实现债权的多路径性,另一方面表现在一个案件包含或联系着多个代位权单元。正确分析把握代位权制复杂性的表现形式,是提高实务操作水平的前提。  相似文献   
27.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代位权制度,但相关规定有不尽完善之处,指出了我国代位权行使的目的;阐述了代位权行使的方式、范围以及法律效果;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关于代位权的有关规定及其对传统民法理论的创新,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8.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了债权人的代位权,作为债的保全的一种方式,它突破了传统的债的相对性原则,实现了债的效力的扩张。这一制度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三角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还存在诸多局限性,如代位权的客体范围过窄、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9.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转让不动产抵押物,但在不动产抵押物转让效力问题上,采纳传统的单一物上追及说,未必是保护抵押权人利益的最佳途径,并且会不当地放纵原来的抵押人,也难以为抵押物受让人提供十分有效的救济手段;而采纳单一物上代位说,抵押权的效力又无法获得充分的保障。采纳物上追及与物上代位的选择竞合说,由抵押权人选择物上代位还是物上追及,是解决这一问题较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30.
涉外代位权法律冲突是涉外代位权法律适用的冲突。代位权法律关系是一种法律特别规定的债权债务关系。解决涉外代位权法律冲突,要依次解决对涉外代位权法律关系的识别、管辖权的确定和法律适用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