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9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地区管辖难以认定的法律困境,已经出台的一系列司法解释,提供了无权管辖的解决思路和处理模式。本文从无权管辖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分析入手,就无权管辖的程序完善涉及到的程序安定、程序法定、侦查管辖与审判管辖的中心地位协调、管辖救济途径的确立及滥用预防等一系列诉讼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建议通过立法确立无权管辖制度,以此来帮助构建、完善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地区管辖方案,为完成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2.
儒家敬身之道的原则是“以身训礼”,“身礼合一”,“德身一如”,不是仅仅为“身体而身体”。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不亏其体,二是不辱其身。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反思儒家敬身之道对个体身心健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3.
已于2011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了以往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分散、法律规定不明确、相关制度规定不科学的状况,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制度。无论在立法体系,还是在编排体例、相关制度方面该法都体现了“两点论”的指导原则和影响,既充分借鉴了当今世界国际私法制度的先进理念,同时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4.
对合伙企业的跨国所得进行课税时常常要适用双边税收协定,而协定的适用又离不开国内税法,由于各国国内所得税法对合伙企业的规定不同,当缔约国给予合伙企业不同税收待遇时,其对合伙企业所得的性质会产生识别冲突,从而导致双重征税和不征税。因此,课税时应结合税收协定与缔约国有关规定对合伙企业的居民资格、企业利润、特别报酬予以分析,以便进行正确的定性,正确适用双边税收协定,避免双重征税。  相似文献   
55.
浅析托尔斯泰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其思想来源是复杂的、多重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宗旨是仁爱精神,其内容为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和忏悔意识.对此,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56.
中国人自古崇尚创新,他们在几千年的创新实践中,提出并使用了一些极富创新意蕴的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怀疑、直觉、逆向思维、综合思维、“至法无法”。这些方法很有价值和启示意义,能够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无主句是指在直接成分中无主语的句子。教学语法句型系统的非主谓句、省略主语的单句、分句不共主语的复句都是无主句。因为省略会改变句型 ,所以句型可分为表层句型和深层句型。分析句型的标准应该是句子成分标准和直接成分标准的结合  相似文献   
58.
针对电站立式给水加热器的传热特性和强度要求,研制并加工出小螺旋角内外螺旋翅片管(IOSF管)来强化其传热特性,基础试验表明,IOSF管的总传热系数比光滑管提高63%-95%;工业试验表明,采用IOSF管的立式高压加热器总换热系数提高43%,对钢螺旋槽管替代铜光滑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钢质螺旋槽管给水加热器不仅能保证原有热负荷,还能提高其换热强度,实现了锅炉给水无钢化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9.
本文就资产重组过程中新增固定资产如何计价 ,有针对性的谈了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以及该处理方法对现实经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晚明是中国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天崩地坼的大裂变时期,由于传统程朱理学的僵化、王学的分化,以及古学复兴的曙光、西学输入的新潮等,整个社会生活及思想观念呈一片混乱无序而又异彩纷呈的局面。其间“以朱为宗”、力倡性善的东林学派与王学末流、尤其是无善无恶说之间的论辩无疑乃是晚明思想界的一大公案,对其所由以论辩的原由、其论辩的实质等作一个梳理,乃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晚明社会及其思想状况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