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29篇
丛书文集   72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503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As a writing technique, symbolism has a great traditio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es-burg, Ohio. 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Winesburg, Ohio by exploring its symbolism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major symbols.  相似文献   
62.
用动物作人物的心理象征--海明威小说的一大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欲望时往往不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感受 ,而是借用动物来间接地描写。这种用动物作人物的心理象征的写法 ,既进一步丰富了他笔下的人物性格 ,又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中介 ,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之相联系的人物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63.
自然·自我·自由——艺术的三个象征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象征”的视角 ,将艺术理解为对世界的象征性表达。象征意义的投射有三个维度 :外部世界 ,即“自然” ;内心世界 ,即“自我” ;理想世界 ,即“自由”。从这三个交错的维度观照艺术 ,可以将摹仿论、表现论和形式论融汇于同一参照系 ,而古代艺术、近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在表现主题上的变迁 ,则是象征关系在这个三维框架中的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64.
文章认为,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以及毛泽东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的纲领从主张民族自决、联邦制到主张民族区域自治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5.
从分析识记书面语言的心理过程出发 ,指出大量使用国际音标对英语拼读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在综述我国近年出版的几种英语简易音标的基础上 ,介绍一套新的就字注音方案。  相似文献   
66.
交互效应矩阵理论,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控制理论,用以解决和处理一些运用经典数学的方法难以解决的模糊信息问题.本文将交互效应矩阵理论引入教学控制范畴,研究和分析学校的教学问题.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效果显著的教育控制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由于生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 ,人们在非语言符号传播中表现出种种性别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性别人的非语言符号对传播活动的成功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研究由S?类象征所规定的拟微分算子的Garding不等式,利用一对新的权函数Ψ,Ψ,导出了由S?(0相似文献   
69.
象征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情感生活。作为一种诗美艺术的表现手段,象征具有不可多得的美学特征:主客体高度统一;以一寓多,以有限寓无限;立体化、感觉化,开放式地把握和表现事物及人类的思想情感。本文在探讨象征的美学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象征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象征与其他艺术手法的相近之处,为诗歌的表现手法拓开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0.
比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两种传统的创作手法,它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也伴随着诗歌的发展而发展。先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高峰期,在这时期,比兴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以至繁荣的发展过程,它完成了诗歌艺术由巫术的、功利的转化为抒情的、审美的这样一个伟大的质的飞跃,对其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较而言,《诗经》以兴的大量出现、比的抒情因素增长、用法纯熟巧妙标志着比兴的成熟,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以比的泛化延伸、比兴构成象征体系并具有形象美和意境美标志着比兴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