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133篇
社会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孙楚,西晋前期文士,文名颇高,但其赋作鲜少被今人提及。根据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六十,孙楚留存的赋作有十七篇,且皆是咏物短制,这篇文章将从题材扩大、篇幅皆短、好用典故、兴寄不多这四个方面分析孙楚赋作的特色,从中亦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咏物赋的一些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2.
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即借助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语义冲突是隐喻的重要特征,它使隐喻意义的开放性成为可能。在隐喻解读过程中,语义冲突和受喻者的体验差异共同作用,使隐喻解读带上受喻者主体性。隐喻解读的受喻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概念意义、审美深度和情感取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3.
This paper makes a case for the value of using metaphors when attempting to describe and understand extreme mental states. Examples of metaphors are given from practice, literature, myth and the visual arts and, in particular, a close reading of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1986). Commentary on and criticism of The Bell Jar are cited that highlight the value of this work as an aid to insight into how those in mental distress might feel.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ccurate empathy is discussed, as is the difficulty of getting the balance right in empathic responses. Case studies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cited. The hopes, ambivalence and displacement of the person seeking help are discussed, as are different ways of attempting to provide help. The paper concludes by emphasising the multi-faceted presentations of self by both caring professional and service user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sing the subtleties of these in the context of the would-b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04.
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区别是人们探讨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本文认为,诗歌语言和散文语言的本质区别在于话语空间大小不同,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判定话语空间大小的标准,以及诗歌创造话语空间的几种常用手法。另外,本文还对诗歌语言蒙太奇手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修辞学的辞格界定 ,向来趋于单一 ,而且忽略学术著作的文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饮誉几近半个世纪 ,问津于其修辞手法者 ,却寂然无闻。他把强调事物的“对比”,“嫁接”到鲜活的比喻上 ,不仅丰富了修辞的方式 ,而且拓展了文学评论的“语言空间”,具有深刻、鲜明、生动以及整体把握论述对象的特点。较之人们热衷《围城》的单一比喻 ,则是有待开发的丰富矿藏。对此 ,提出“对喻”,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与比兴这两种思维方式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处。首先,两种思维方式都具有具象性,其思维载体不脱离具体物象,但是对物象的态度和选取上却有所不同。“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的物象是理性的,而比兴思维中的物象具有感情色彩。其次,二者都具有类比性。但是二者分属不同的价值体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以吉凶贞利为价值判断,而比兴恩雏多讽喻得失。寄托情志。  相似文献   
107.
隐喻是人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认知工具。多年来,关于隐喻的认知与功能,学者们各抒己见。本文将对隐喻的语法、篇章及认知功能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8.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思维方式,认知的有力工具。对奥巴马就职演说辞中的隐喻特色,其潜在意图和做出隐喻选择的内在原因进行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隐喻的作用和实质。  相似文献   
109.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隐喻与词汇的概念和关系,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隐喻知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及其隐喻意义的学习,这样学生的词汇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当今词语的“变脸”的方式及其动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形成了词语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旧词语的"变脸"已成了语言新陈代谢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大脑的类推和重新分析的思维机制下,人们用隐喻、转喻、仿词、别解、委婉、超常搭配或起用方言词、古语词等方式赋予旧词以新义,或者改变一个旧词的用法,从而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位,满足了受众的求异心理,在经济省力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