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7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4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3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459篇
理论方法论   212篇
综合类   3200篇
社会学   372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知识社会带来知识地位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人与知识关系的改变。教育是知识社会中人与知识关系的重要促进力量,表现为择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与人相遇",促进知识与人的双向转化。但当代教育也引发人与知识关系的异化,如亲密变为疏离、协同变为附从、共生变为操控。在知识社会里,人与知识的互爱是人与知识关系向善的基础,爱的教育是促进人与知识互爱的基本力量。  相似文献   
992.
以“体相用”的“名实关系”来代替西式“主客关系”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语的认识,并用儒学主要是陆王心学的义理来补充佛教“心源”论对于“中得心源”一词的理解,是因为源自中国传统哲学义理的“中得心源”自有其内在的中式含义,又因为影响中国传统艺术艺理的“中得心源”更有儒学不可或缺的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993.
为了解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对于器官捐献认知?态度?意愿的差异,并探讨影响器官捐献意愿的独立因素,采用自制问卷对2017年12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241名住院患者(家属)和202名医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医务工作者对器官捐献的认知显著高于患者群体(P < 0.001),而两组人群对器官捐献的态度?愿意身后捐献器官差异均不显著(P=0.17,P=0.44)?Logistic回归显示,促成身后捐献器官的因素包括年龄≤35岁,认为器官捐献是高尚的事情,以及对器官捐献持赞同态度?建议将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纳入医学教育课程,提高医务人员的捐献意愿,进而影响社会民众,促进我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在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失灵的背景下,研究“地方主体”参与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出“互动式治理”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地方主体的互动逻辑及其实践理路,发现本地公司生态精英及其适用技术的有效运用,当地民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以及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是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地方主体双向互动中完成的环境治理工作摆脱了“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和工作低效的难题,扩展了“政府主导”单一角色的治理困境,实现了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995.
“十三五”规划把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将少儿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基础,为我国早期阅读及早期阅读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为了揭示近年来我国早期阅读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利用Bicomb及SPSS 软件,基于1298 篇 CNKI 期刊文献绘制了有关早期阅读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早期阅读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早期阅读推广、早期阅读内涵的研究、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视角日趋增多,理论研究能力逐渐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早期阅读推广向公益化趋势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相融合;师资培养的提出,早期阅读教学向专业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企业有知识溢出效应,能促进企业创新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一个简洁的量化空间经济学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中国大学对工业企业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发现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很强的异质性: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具有更强的知识溢出能力,高技术行业与大企业从大学的知识溢出中受益更多。反事实研究表明,保持中国现有大学的空间布局不变,更为均衡的科技经费配置能改善大学对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多可带来社会总福利1.3个百分点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知识生产是人类最基础、 最重要的活动这一命题,可以建立理解人类文明的理论坐标,并借之描述文明史的基本变迁.人类已经历两次大变局,第一次是轴心时代,第二次是现代转型,而第三次尚处于早期.在第三次人类大变局中,在知识生产层面,机器可以进行间接知识生产;在劳动形态层面,重复劳动被大量替代;在经济形态层面,商品经济很可能被打破;在政治形态层面,技术权力可能成为独立主体;在生活形态层面,个体可能成为技术奴隶.第三次大变局正在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矛盾,使之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的矛盾演变为人与技术的矛盾,即人性很可能无法驾驭飞速发展的技术并最终导致人类文明困局.第三次大变局是人类史上的最大变局,存在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而现代文明并未作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998.
信息化时代"知沟"的主要表现及其政治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沟"是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在某一问题、事物的知识上存在的差别.在以传播业高度发达为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知沟"将呈扩大之势一是高学历者和富裕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知沟";二是城乡之间的"知沟";三是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知沟".当代"知沟"现象的存在是社会群体在其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造成的,但二者之间"知沟"的扩大反过来又加剧其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知沟"同时能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在"知沟"现象加剧的社会里,民主将遭遇挫折,新极权将会产生;国家问的"知沟"加剧了国际矛盾,表现为意识形态的经常性对抗,并进而影响到国内的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99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政府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国家治理的具体实施和行政实现的功能,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程度。及时总结和梳理国内政府治理的研究热点和总体研究趋势,以回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近十六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591篇政府治理研究的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为样本,利用文献计量学以及知识网络分析工具CiteSpaceIII进行分析,绘制2001-2016年国内政府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全景式再现我国政府治理研究的时空动态发展历程,直观展示研究文献的时区分布、机构分布、研究学者、研究热点状况,并探测发展趋势,以便为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基础性的知识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聚焦知识共享模式和组织间学习共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过程,探究基于组织间学习的产学研知识联盟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发现:(1)知识共享模式与组织间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知识共享模式中的个体—个体模式、组织—个体模式通过组织间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其中,个体—个体模式的中介效应部分成立,组织—个体模式的中介效应完全成立,而组织—组织模式通过组织间学习中的知识获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完全成立。(3)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知识共享模式中的个体—个体模式及组织—个体模式对组织间学习分别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知识共享中的组织—组织模式对组织间学习中的知识创造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