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48篇 |
免费 | 246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66篇 |
人口学 | 50篇 |
丛书文集 | 1026篇 |
理论方法论 | 286篇 |
综合类 | 5306篇 |
社会学 | 217篇 |
统计学 | 2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60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284篇 |
2013年 | 334篇 |
2012年 | 385篇 |
2011年 | 404篇 |
2010年 | 378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485篇 |
2007年 | 613篇 |
2006年 | 581篇 |
2005年 | 577篇 |
2004年 | 552篇 |
2003年 | 530篇 |
2002年 | 393篇 |
2001年 | 342篇 |
2000年 | 168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成语从“酌古斟今”到“卓古证今”再到“作古正经”,其间结构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从遵守汉语规范的要求出发,我们应采用约定俗成的“作古正经”。 相似文献
993.
唐代宦官养子制度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宗前,宦官收养子嗣之风盛行。德宗时颁布诏令,在收养资格、养子数量等方面加以限制,但却给宦官收养子嗣以制度上的保证,宦官养子在德宗时成为一种制度。养子制度与宦官典掌禁军及出任监军在德宗时的制度化促成唐代后期宦官大权独揽,以致废立皇帝如同儿戏,对唐代后期的政治冲击剧烈。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对现行易卦二进制解释及其流变依其内在发展逻辑作了一个概要的历史回顾 ,并重点揭示现行易卦二进制解释与传统易学理论的矛盾 ,从而寻求更接近史实、更贴近易理的阴阳爻配应方案 ,根据传统的“阳一阴二”法则 ,就易卦与现行二进制的内在关联性给出数学上的说明 ,指出“先天易”系统是自在的、完备的自然数序的计数系统。 相似文献
995.
常晓静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05-110
中国近代史上的新音乐运动 ,起步于依声 (外国曲调 )填词的学堂乐歌 ,发展于五四以后“新国民乐派”的声乐、器乐和歌舞形式 ,而成熟于抗战时期的全民歌咏运动。在此历程中 ,新音乐逐渐找到“乐”的时代脉搏和民族本根 ,并且在中国社会动员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政治意识与人性的悖论、融合-解读《红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磊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2,19(2):77-79
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复杂微妙。文学既不能单纯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又不能成为脱离生活意义的纯文学。产生于特定年代的《红豆》既囿于一定的政治环境 ,又对人性有所丰富和发展。为此应给予《红豆》客观的评价。在题材上 ,既是对 30年代“革命 +恋爱”主题的延续 ,又是对十七年文学中 ,描写革命战争或现实生活 ,迅速及时地配合政治需要的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分三个阶段,对1949年以来中国发生的诸如“社会发展动力”、“过渡时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性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思维和存在同一性”、“‘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主客体”、“实践唯物主义”等重大哲学论争进行了概括性地描述,以期反映当代中国哲学史上重大哲学问题论争的概况。 相似文献
999.
从1949年2月北平解放到1950年下半年,全国开展了以大学教师为主要对象,兼及中小学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继而,党外上层知识分子们纷纷在媒体上发表个人检讨。笔者认为,这种群体性的行为,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有着敬佩感激、愧疚自责、从众求安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我国企业逃债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进行了一定概括 ,进而指出企业逃债的严重危害性。然后 ,在阐述我国治理企业逃债的现有法律制度并对其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