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2271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1.
从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趋势、定性和实证等 3个方面分析 ,认为人均耕地资源是影响农业集约经营的重要因素 ,人均耕地资源的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将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是否合乎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要求,将直接决定城市化成就与否。我国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对缺乏。土地的法律属性为公有制所有制,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但土地使用权可以合法转让。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着城市化等同于城市规模和功能的大而全、城市化等同于农村城市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征收农业用地是城市化所需土地的唯一来源、城市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等认识误区。我们应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应制度的基础上,采取在条件适合地区推进农地的规模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监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集约用地制度:完善土地的市场定价机制,丰富土地取得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措施,科学利用土地,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着眼近年来我国的建设用地面积增长扩张的现状,分析了造成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指出城镇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的需求、征地制度的实施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建设用地过度扩张,会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由此提出严格控制利用土地谋利益,避免建设用地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14.
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其立法基础和标准不统一,导致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相互矛盾。我国应确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在备件成熟时以立法形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农村土地制度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状况,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进行了评议,对土地制度如何研究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权制度核心的土地所有权制度,香港既没有承袭中国封建地主私有制,也没有效仿英国,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建立了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相分离、土地只租不卖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决定了港府在土地处置中拥有双重身份和权力,从而使土地发展利用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得以比较完善的结合,为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全面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受惠于香港的地权法律制度。因此,分析研究香港地权法律制度,认识其基本特点,对“一国两制”的实现和借鉴香港经验,改革与完善我国地权法制都有相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土地的公共权利是公地的基本特征。在英国,这种权利从中世纪末期到近代早期逐渐衰弱。与此同时,公地面积也在削减,议会圈地运动只是其消失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土地的公共权利则依然存在于公地消失之后。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政府应从城乡两个方面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即建立与土地流转制度相关的制度体系,包括土地使用权市场、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集中使用农业补贴和以土地换保险等制度。为确保土地流转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政府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双赢,政府应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社会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工。按其居住地和从事职业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在乡在土型、在乡离土型、离乡离土型、离乡在土型四种类型。在乡在土型农民工既在家乡附近的企业打工,又经营土地,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在乡离土型农民工在家乡附近的企业里打工,不再经营土地,完全把打工收入作为经济来源;离乡离土型农民工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完全和先前的承包地脱离关系,打工收入为其经济来源;离乡在土型农民工虽然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但家庭承包地仍然经营着,二者所得为其经济来源。文章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研究农民工,认识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为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效地解决农民工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权利,其性质是新型的用益物权,作为农民最重要的民事权利,法律应允许农民对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同时法律也应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