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791篇
社会学   27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televised images of the use of tear gas on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the Umbrella Movement. Although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in political mobilization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the importance of television cannot be overlooke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widely transmitted broadcasts of live images of the police firing tear gas into the protesting crowd generated “mediated instant grievances” in a substantial sector of the viewing public, thus contributing to the size and scale of the Umbrella Movement. The study reported here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is argument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protesters that were on site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movement (N = 969). The study sought to determine whether and how the television images were related to the participants’ political attitudes,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 and views of self-mobilized action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in particular, mediated instant grievances motivated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amateur protesters” in the movement.  相似文献   
82.
During the post–Reconstruction era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te southerners marke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monuments and memorials honoring the Confederate cause and its heroes. These racialized symbols enjoyed an undisputed claim to public squares and parks throughout the South. It was not until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commemorations to the black freedom struggle were publicly supported. This analysis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unter‐memories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Memphis, Tennessee at the Lorraine Motel, the site of the assassination of Reverend 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The author draws on collective memory, cultural trauma, and social movements research as well as critical race theory to explain the creation of the National Civil Rights Museum.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sources the author examines how social memory agents, a changi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mediated the cultural trauma of King's assassination and influenced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oppositional collective memories. Relying on Derrick Bell's interest‐convergence principle,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creation of this major memorial museum was a result of the convergence of white and black interests, specifically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of white elites and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of black symbolic entrepreneurs.  相似文献   
83.
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胡适、罗隆基等人发起一场要求“人权”与“约法”的运动。学界一直以来大都视之为中国学人争“人权”的运动。然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视野下,“人权”、“约法”本为其题中要义,其时中国学人相关诉求的背后,更是他们之于现代国家的理解和建构规划。在这一意义上,他们批判、重建国民性,亦是为现代国家准备相应的国民性基础。因此,这场“人权运动”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和现代国家公民自我确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到现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系脉之中。  相似文献   
84.
毛巧晖 《晋阳学刊》2007,(5):121-124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解放区掀起了一场新秧歌运动。新秧歌呈现了一个全新的"民间",它的主体为工农兵,内容与主流话语一致。当时的权威话语期望新秧歌既能成为新文艺,同时又不脱离民间,但它的创作者追随意识形态话语,忽视了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使得它在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既没有对书面文学产生触动,也没有在民间文学领域留下痕迹。新秧歌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当今仍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5.
李朝军  闻丽 《晋阳学刊》2007,(5):100-103
"大跃进"运动的发起,既有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也和运动发起的方式——公众群体性运动所固有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公众群体性运动的无意识、盲目性以及非理性等特性在"大跃进"运动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86.
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中间路线是指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势力或第三方面的政治路线 ,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路线。施复亮作为中间路线的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 ,他的中间路线思想不但有着深厚的渊源 ,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通过探究他的中间路线思想 ,可以更好的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间路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7.
羽毛球教学中发生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毛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做好运动损伤的工作,认识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原因,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促进学校羽毛球教学的顺利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运动损伤及其预防和治疗,指出了运动损伤预防的重点和原则,给出了治疗运动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演变 ,使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绩 ,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闯出了一条新路。世界社会主义将在充满活力的多种模式中走出低谷 ,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0.
韩小林 《齐鲁学刊》2004,(1):101-104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运动,提倡全面向西方学习,并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法令,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