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异步电机的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具有自然解耦的特点,正确解耦有助于车用异步电机获得最大电磁转矩的需 求,只是解耦需要准确的电机参数。通过分析转差频率与转子时间常数的关系,及当转子时间常数不准确时的转矩变化 趋势,文章提出了一种整定方法,不追求参数和解耦的准确性,而以“最大加速度/转矩电流”为目标。先通过离线辨识 得到定子参数,据此估算额定励磁电流值和转子参数的搜索初值,再通过实际电机的最快响应来搜索不同转矩电流下对 应的转子时间常数的函数关系。在基于TMS320F28069搭建的驱动系统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机的加速性 能与控制算法中的转子时间常数密切相关,当转矩电流与此转子时间常数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时,单位电流的转矩达到 最大,电机的加速性能最优。研究有助于提高车用异步电机的加速性能。  相似文献   
32.
某反应器转轮由超静定支架支撑,电机经减速器后带动同轴的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和转轮一侧的面齿轮啮合驱动其转动。为了研究和分析面齿轮的传动扭矩和超静定支撑对传动扭矩的影响,对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了现场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最大的瞬态传动扭矩是因为超静定支撑系统引起的,而且远大于传动扭矩的平均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期面齿轮的弯曲和接触强度校核时要考虑到最恶劣的工况,同时建议在后期超静定支撑优化过程中,提高辊子组件的加工精度,改善超静定支撑系统的安装工艺,使各个滚轮的承载情况尽可能接近理想工况,从而降低传动扭矩的瞬态峰值,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33.
双电机同轴硬联运行时,2台电机速度被强制同步,由于2台相同电机参数略有差异,导致功率分配不平衡,针 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双电机主从模糊控制系统。基于功率平衡要求,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双电机 运行负载分配情况,提出双电机功率平衡运行条件。根据直接转矩控制,使用主从控制和传统PID设计的系统基本上解 决了功率不平衡问题,但其动态性能不佳。为了改善动态性能,设计了“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该系统最终达到了功率平衡,有效防止双电机同轴运行时1台电机负载过大的问题,而模糊参数自整定PID与传统PID 控制的系统相比,可以提高功率跟踪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电流型变频调速系统抑制转矩脉动的方法。利用转矩测试装置不仅能够观察脉动的大小;而且还可通过调制直流回路电流达到抑制转矩的脉动,实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研究了感应电机定子电阻随绕组运行温度变化的规律。基于模糊理论,设计了一种模糊电阻观察器。选用电机绕组端部温度及其时间变化率两个与定子电阻值直接相关的物理量作为模糊观察器的输入量,简化了模糊关系,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利用实验方法总结了模糊控制规则、隶属函数,观察精度可满足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为改善系统的低速性能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6.
用平衡路径分叉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固支环板在面内扭矩作用下的塑性屈曲问题.在分析中考虑了由夹紧环板边缘所引起的径向压应力和环向压应力对屈曲临界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径向应力和环向应力的存在会使临界扭矩大幅度下降,用J2流动理论可以求得和实验值一致的临界扭矩  相似文献   
37.
Incidents of intentional food contamination can produce ripple effects in consumers such as reduced trust and increased anxiety. In their postcrisis communication, food companies often direct the blame at the perpetrator in an effort to mitigate potential losses and regain consumer trust. The attempt to placate consumers may, in itself, potentially create psychological ripple effects in message reader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teracting influence of two message characteristics: identity of the perpetrator of the crime (in-group/out-group membership), and the attribution of blame (reason why the perpetrator committed the crime), with message receiver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dentity) on psychological ripple effects such as blame, trust, anxiety, and future purchase inten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group membership of the perpetrator was not significant in predicting outcomes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attribution communicated in the message was. American message receivers blamed the organization more and trusted it less when personal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s were made about the perpetrator. Asian message receivers blamed the organization more and trusted it less when situational attributions were made about the perpetrator. Lowered trust in the company and increased anxiety correlated with lower purchase intent for both American and Asian message receivers. Implications for crisis message desig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借助于微机技术用力型转炬传感器实现动力机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动力机械负载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回收途径,并构成了实际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