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8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81篇
管理学   62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42篇
丛书文集   740篇
理论方法论   259篇
综合类   6063篇
社会学   267篇
统计学   23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690篇
  2005年   569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588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article explores two problems analysts face in determining how to estimate values for children's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The first addresses the question: Do willingness‐to‐pay estimates for health risk changes differ across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if so,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article first examines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age and risk preferences on willingness to pay. A summary of the literature reporting empirical evide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dult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health and safety risk reductions in children is also provided. The second dimension of the problem is a more fundamental issue: Whose perspective is relevant when valuing children's health effects—society's, children's, adults‐as‐children, or parents'? Each perspective is considered, followed ultimately by the conclusion that adopting a parental perspective through an intrahousehold allocation model seems closest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estimation problem at hand. A policy example in which the choice of perspective affects the outcome of a regulatory benefit‐cost analysis rounds out the article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62.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包括: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分为大学和学院两个系统;多样化的联合办学模式;完全学分制;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启发式的教学模式,等等.加拿大高等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完全学分制;理性思考学校定位,开展多渠道合作办学;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评价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63.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十分重要。商务成本是投资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着重阐述了商务成本的内涵、影响因素及降低商务成本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4.
简论晚清新式企业内部管理的若干改革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人们通过对西方企业管理活动的考察,反思了各类新式企业实践活动中的诸多管理弊端,提出了许多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主张,这些改革建议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诸如人事管理、财产物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管理等。  相似文献   
65.
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工程建设全过程出发,论述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6.
学分制下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实行学分制之后,大学英语成绩的考核由考查改为考试,从而促进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教与学,然而这种以考试为中心的模式并不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英语学习中,兴趣和动机等情感因素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学分制的管理下,充分发展选修课,安排多样化课程,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而且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7.
作业成本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以成本论成本 ,而是把着眼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 ,实现了成本计算与控制的结合。作业成本法的关键在于划分作业、寻找作业动因。本文在介绍作业成本法理论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如何对第四类作业即发生间接成本、期间费用的作业进行划分 ,寻找作业动因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1992年到2002年中东欧和独联体25个转型国家贸易开放、贸易增长和贸易平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文章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转型国家从经互会贸易体制到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过程,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对象以及方法.第二部分用贸易开放、增长和平衡的分析指标对转型国家贸易发展情况作一概述,并引入贸易政策指标、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入世虚拟变量等解释因素.第三部分运用面板数据扩展模型(extended model)对转型国家贸易发展的不同作用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并对结果做出相应分析.第四部分集中对两个转型国家集团-中东欧和独联体-贸易的不同发展状况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9.
本文对高校教育成本现实评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收费政策下的教育成本的内涵、项目与核算问题,目的是为我国教育收费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成本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环境负债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会计界的关注。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的具体问题,就环境“恢复成本”在油气会计中的会计处理这一重要课题,借鉴国际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