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8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8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也是语言非自足性的表现。在英语词汇系统中,外来词有着与其他词汇相异的独特一面,这一点在它的修辞功能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可以说,外来词已成为英语修辞的一个独特的领域。外来词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填补词汇空白,追求新奇,使语言明确、简洁、雅典、庄重、含蓄、委婉,同时也可用来表达情感,唤起联想,装点门第和气派。  相似文献   
992.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商标权制度带来的影响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中新的商标侵权形式和主要的侵权行为,并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商标的保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93.
西伯利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分析传统的哲学家之一,他在伦理学、感觉和心灵的哲学分析、美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然而国内学界至今仍是无人问津。他的美学思想是从词语分析入手,围绕着审美概念的特性,对美学中一系列的传统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研究方法具有开创意义,他的一些思想值得借鉴,当然也存在着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994.
驰名商标制度是解决商标跨类或跨域保护的一种技术手段,驰名商标是这种技术手段的副产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制度原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更多的将驰名商标理解为“品质高、信誉好”的代名词,从而造成了驰名商标在我国的异化。驰名商标的异化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构成了对其他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因此,应当对这种现象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995.
《人生颂》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的《人生颂》是西方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诗歌。自清代以来,该诗就出现了各式中文译本,其中,黄杲炘和黄新渠的两个译本最具代表性。运用消极修辞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可看出,在选词、词序和句式结构三个方面,黄杲炘的译本要优于黄新渠的译本。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在总结前人和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汉语助词的特性、功能、数量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并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个再分类体系 ,供汉语教学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文章运用濉溪方言“子尾词”同普通话“子尾词”相对照的方法,首先探究濉溪方言“子尾词”丰富性的原因,然后采用“子尾”和其它词缀的配合方式,来探究濉溪方言“子尾词”的内部结构,初步得出濉溪方言“子尾词”丰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8.
谈英语构词法与扩大词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构词法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和掌握英语构词法对扩大词汇、学好英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探讨英语构词法 ,研究了英语的词缀法 (前缀法、后缀法 )、转化法、紧缩词法、缩略法、字母缩略词法、复合法等几种构词法 ,从而使人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忆单词 ,达到迅速扩大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音乐创作的想象与灵感,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了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行为。本文试力通过对想象与灵感的探讨,揭示其复杂性以及隐秘的心理机制,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形态的复杂心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00.
与《新编大学英语》配套的多本辅导丛书均有同样一则误译。文章从句法结构和语篇连贯、词汇衔接两个方面论证这是一则误译 ,再从语境方面分析这则误译产生和具有较为广泛影响的原因 ,认为不同交际对象在接受信息时受到不同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