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69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216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787篇
社会学   80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性,整体性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理论界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有益于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整体发展和创新的前瞻性使命。  相似文献   
72.
为了对我国营业转让的实践和立法有所帮助,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营业概念、营业转让的界定、营业转让中职工权益的保护以及营业转让平台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由于我国法律未对营业转让进行明确规定,以致营业转让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因素,阻碍了营业转让的顺利实现.指出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借鉴国外法律,尽快制定全面、明确的营业转让制度,来规范、引导日益频繁的营业转让活动.  相似文献   
73.
学术界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争论不休,一派主张规模化农业;另一派坚持小农农业;还有人提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农业道路。本文综述了三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与要求,指出了评价农业发展方式的三大标准是农业生产率、劳动力转移和资源利用率。但目前对于农业生产率的衡量没有统一标准,也没将资源利用率纳入其中,同时还对劳动力转移现实的地区差异缺少关注,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解答的问题。最后,本文强调对于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是极为复杂的事情,需要极为谨慎。农业现代化也许并非单一路径,但基本方向是绿色农业道路,要将产品、生态和资源安全与提高综合效益并满足普通大众需求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4.
随着土地生态价值的凸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博弈逐渐引起关注.由于农村土地法律制度对生态价值观念的忽视、土地规划中生态价值效应的弱化、生态补偿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中的缺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执法监督的缺失、法律责任体系的滞后等原因,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生态价值维度出现失衡,需要在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贯彻生态价值观念,加强土地规划中的生态效应,构建生态补偿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并从法律责任体系上进行完善,最终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生态价值的均衡.  相似文献   
75.
在气候变化与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厄瓜多尔等发展中国家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的TRIPS理事会议中阐述了修订TRIPS协议的意见以求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无害环境技术及其产品,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坚决拒绝修正TRIPS协议,认为非知识产权因素是妨碍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双方产生分歧的原因不仅在于对各自国家利益的诉求,也在于TRIPS协议和无害环境技术自身因素。考虑到人权保护的需要和当前处于知识积累阶段的现状,应当以技术转让重于技术创新的方式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修订TRIPS协议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无害环境技术及其产品。  相似文献   
76.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制造业产业如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合理定位和选择发展道路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制造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明确制造业产业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促进或抑制。因此,运用产出增长率法、产业生长曲线法、综合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基于1993—2014年的制造业产业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于3种不同方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1/3的制造业产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半数制造业产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少数则处于衰退期。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可分别采取创新发展、转移产能等策略。  相似文献   
77.
3D打印技术的发展使著作权法上的复制变得更为高效便捷,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亟待梳理和解决的问题。基于3D打印技术原理,可将其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在输入环节,对CAD文件的作品类型进行规制,采用视觉标准界定立体作品,并以“美术作品+模型作品”的思路进行综合保护;在输出环节,3D打印属于复制,且可以实现从平面到立体和从立体到立体的复制形态,复制权的控制范围应不限于现行法律所列举的方式。针对3D打印技术在网络传播中的侵权风险,应对合理使用中的私人复制予以限制,灵活运用“三步检验标准”对合理性进行审查。3D打印在著作权法方面并未引发新的法律问题,现行制度已存在包容空间,不必为其特设著作权新规,通过对现有规则的解释和借助已有案例的适用经验便能解决可预见的著作权法争端。  相似文献   
78.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为安徽省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产业结构升级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不协调也增加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风险,探讨安徽省产业转型、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及应对策略,对促进安徽省产业转型、教育转型和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9.
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FDI激增成为近年来的趋势,以创新资产寻求为动机的FDI更关注子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效能。对影响逆向知识转移的因素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四大类因素,即母公司因素、子公司因素、双方关系因素、知识因素,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素权重,构建可定量评估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模型,最后据此提出我国企业提高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确权后,农户对农地转出多持中立或否定的态度,这与产权明晰促进交易的产权理论大相径庭。文章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确权后农地流转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吉林省9市1444个农户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后,土地资产、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转出农地,农业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抑制农户提高农地租金,而社会资本专用性则分别存在促进作用;农业资产、地理位置以及人力资本等专用性抑制农户更长时间转出农地;农业资产专用性对转出农地须要签订合约具有抑制作用,而地理位置专用性则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