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86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右文说存在着圃于字形和容易以偏概全两大缺陷.王念孙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形声宇声符表音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古音学特长,将传统的右文说改造成利用谐声偏旁系联同源词的利器.在《广雅疏证》中,只要音近义通,不只声符相同的形声宇可以系联在一起,就是声符不同但读音相同相近的形声字也可以系联到一块,运用右文说系源取得了远超前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2.
陕西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部开发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站在西部角度 ,只有正确地认识这次机遇 ,才能谈得上采取正确的策略 ,抓住机遇 ,谋求大发展。在对西部开发机遇性质及陕西历次机遇没有抓好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陕西抓住此次机遇的突破点和策略 ,并分析了政府在其中应扮演的角色及可以争取的条件和政策  相似文献   
103.
为什么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不再是“补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认为 :这既是依据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作出的正确判断 ,也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需要 ,从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看 ,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4.
邓小平价值观内含着四个基本点,一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评判原则,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三是坚持价值与真理相统一;四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5.
以江苏理工大学开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6.
建立生态税收体系发展湘西地区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经济依赖本地资源的采掘和初级加工,正面临着资源枯竭、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压力,粗放式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给湘西州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本文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而实行的税收制度,结合湘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湘西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税收对策,促进湘西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7.
岳庭耀 《南都学坛》2001,21(2):99-102
教师主体性具有办学主人的责任心、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参加教育实验的主动性、自我完善的自觉性、自我控制的全局性等特征。调动教师主体积极性的基本策略为激励 :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参与激励、需要激励  相似文献   
108.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不到实处的情况及其危害,鲜明地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将着力点放在最基层,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基层的原因,并结合实际阐述了高校怎样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最基层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9.
现实提供的诸多现象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影响 ,使人们对公有制为主体在维护社会公平和提高效率两个支撑性理论根据方面产生了怀疑 ,深入分析这些怀疑的理由 ,应该说在总体上还不构成对公有制为主体理论的否定 ,但是也使我们从中思考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技术创新体系的中心。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的系统工程,要着重作好以下工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意识;促进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