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333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史记》一书中,反对争利,倡导谦让,不只是个体修身处世的问题,而是与天下"治平之道"紧密相连。无论在材料取舍、体例安排,还是人物评判等方面,都贯穿着司马迁政行简易、礼让为国的主张。禅让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谦让简易之政的现实施行,犯颜直谏、举贤纳言的君臣之道等方面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政治观念,构建成司马迁的"争"、"让"思想体系。今天,我们当借鉴这些闪光的思想,寻求通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方不负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深心。  相似文献   
32.
开放是世界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鸦片战争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面对侵略的西方和先进的西方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出于对列强侵略的深深忧惧 ,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中国的兴起 ,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催生了近代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洋务派作为中国最早主张近代化的群体 ,成了对外开放最有力的鼓吹者。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 ,他们围绕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这一主题的主张成效不著 ,但洋务派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3.
德治与人治历来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因此提倡以德治国,我们首先必须为德治正名,名正言才顺。只有辨清德治与人治二者之间的区别,才有可能就德治的价值、功能、规诫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广泛的共识,从而推动德治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34.
鸿都门学是由汉灵帝独立发起并组织的 ,其初衷和实际并不是直接针对党锢之士的 ,而是针对东观、太学等清流士人 ,同时也是针对宦官集团的 ,因此鸿都门学是汉灵帝执政时代的第三种政治势力。它介于清流与浊流之间 ,是汉灵帝试图依赖的一种新兴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35.
韩非子“以法御臣”的治吏思想建立在“自为心”的人性论基础上的 ,它具体包括 :以法治吏、选贤任能、明乎职责、赏罚分明、手段神妙等几个方面。其治吏思想在制度规范官吏行为、树立官吏的威信、重视领导艺术、发挥官吏能动作用等方面具有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6.
《论语》:“载之空言”或“见之于行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曾自道其方法论:"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我与其空泛地谈论单纯的道理,不如切实地考察具体的事例,从而能把我对人伦世事的看法阐释得非常深刻且非常清晰。若依这一方法论来审视《论语》,则不难辨识其间既有一些能够"见之于行事"的内容,即有具体实例支持的论述,如"吾党直者"说;也有许多未能"见之于行事"的内容,即无具体实例支持的论述,如"讷近仁"说、"仁者不忧"说。前一内容因述说具体事例而处于一定语境中,故有较确定的含义。后者则因泛言抽象道理而超然于一定语境之外,故缺乏较确定的含义,很容易发生歧义,此亦是,彼亦是。若依这一方法论来比较《论语》与《春秋》、《传习录》、《圣经》,则也不难解读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差异来。  相似文献   
37.
史界一般认为 ,至唐代 ,江南士族早已衰落。事实却是 :江南士族的衰落指一般而言 ,有些高门士族凭靠深厚的家学渊源和文化世家的传统优势 ,至唐代 ,又能顺应由门荫世袭制到科举选官制的转变 ,通过科举入仕 ,从而保持了世代勋贤冠冕的地位。唐代江南籍的宰相基本为六朝士族出身 ,表明江南地区在唐朝高层政权中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六朝士族 ,并非唐朝新兴的家族。特别是唐后期 ,江南旧士族在高层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和加强  相似文献   
38.
《老残游记》清官批判思想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鹗自称 :历来小说“有揭清官之恶者 ,自《老残游记》始”。其实 ,《老残游记》对清宫的批判 ,一源于司马迁《史记》以及历代史书中的《酷吏传》 ,一源于李贽评点杨慎《党籍碑》之文章。李贽“君子而误国”、“清官之害大”的思想 ,以及对程朱理学的非议 ,对《老残游记》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9.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历代开明君主都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重视人才、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的思想原则和主张。而其官吏的选拔,隋以前以长官荐举为主,隋以后以公开报考、按成绩择优录用的科举制为主。保举任官起源于战国时期,宋代形成保举责任制,荐人者须对被荐者任职后的行为负连带责任,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私谊滥举的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40.
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华北各县政权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国民政府改县长集权制为四局分权制,对县长进行考试、训练和考察;进行房科改革和废除差役;实行廉政和庶政公开,开明清以来县政权组织变革先河,取得了一定效果,其影响甚至直达当代,但史学界对此研究尚付阙如.作者试以北伐之后国民政府在华北的县政改革为切入点,剖析国民政府时期的党政之争、官绅之争和新旧绅之争,以探讨县政改革与土劣回潮之间的关系,并及于国民政府最终丧失在华北统治权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