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亚当.斯密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居于什么位置,这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的问题。借助“公正的旁观者”、“经济-理性人”、“看不见的手”、“守夜人”等经典隐喻,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有关未来文明社会的乌托邦。这些隐喻影响深远,黑格尔的“理性的诡计”、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德沃金的“赫拉克勒斯”、罗蒂的“自由反讽人”以及诺齐克的“最小国家”等观念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思想源头。不同于克罗波西、罗尔斯等人的消极评价,斯密应当在政治哲学史上占据某个核心位置。就“斯密的启蒙困境”而言,斯密从哲学伦理学向政治经济学转向,既符合其思想发展的历程,也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尽管他后期对《道德情操论》多有修订,但尚不足构成推翻其基本主张和从政治经济学向哲学伦理学倒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异国形象建构中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即意识形态和乌托邦。以形象研究的基本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异国形象构建过程中常见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倾向进行本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式的形象和乌托邦式的形象本身就只是一种社会想像,是一种关于他者的文化表述。其只是反映了形象建构者的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归根到底还是形成于利己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在中西交往过程中,西方人塑造了大量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通过对西方构建的中国形象以及构建过程背后的心态进行剖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和论证这两种倾向的文化利己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法篇》中,柏拉图以笃信灵魂不死为信念,转换着力点,期许借立法来惩治犯罪、匡正失范、教育同胞;并辅之以议事会的形式,希望理智与感觉浑然一体这另一“理想政制”落地生根,为凡间永续美德之生活夯基固本.因此,《法篇》彰显了柏拉图之立法三境界:教育同胞;拯救灵魂;缔造尘世理想国.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How might we undertake life-saving vital mobilities, like moving blood, in future? Specifically, how might blood transfusion and drone technology – both war dividends – intersect? We explore four scenarios based on eclectic influences including cross-pollination between co-authors, a futures design workshop and exposure to science fiction. The scenarios are ‘ethnographic fragments’ from fictional futures, or conversely, imaginative time travel to possible futures. These are informed by and loosely correlate with established future-building scenario on the theme of carbon constraint: low-carbon society, digital lives, magic bullet technology and resource fights. Through the scenarios – Blood Bikes, HemoIkea, O Magic and Bloody Battles – we experiment with mobilizing utopia and dystopia as method to theorize vital mobilities. This experimental approach raises questions about possible and preferable futures of societal blood circulation and provokes a wider cultural imaginary surrounding blood and drone mobilities specifically, and vital mobilities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figure of the civilian camera drone remains ambiguous and contested. Its promises and perils shape contemporary imaginaries of future mobilities and visualities. Donny the Drone by Mackenzie Sheppard is one example of a fictional short film that creatively engages with such ambivalent scenarios in the story about a sentient quadcopter. In this article, I explore this techno-futurist narrative in how it serves as a heuristic for a mobile utopia. Themes of mobility and aerial commons, visuality and cosmopolitanism, relationality and affective subjectivity, along with domination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emerge from the utopian thought experiment about a camera drone becoming human. Ultimately, I show how the evolving figure of the civilian drone serves as an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utopian method towards elevated visions for an imaginative reconstitution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以来,由于同样面临被日本侵略的历史命运,中朝两国逐渐加深彼此的交流。中国人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并深化了对朝鲜人的体验。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综合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条思路,对巴金笔下的朝鲜人形象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作为中国的"自我"对作为朝鲜的"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对商谈伦理原则的践行即是如何达到商谈伦理的普遍化以及对现实道路的探索,以秉承启蒙理性的精神。交往理性的现实指向就是商谈伦理与普遍共识,使主体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和任何约束的环境下进行诚实的交往与对话,以达至相互理解,这是哈贝马斯商谈伦理的宗旨。这种重构的商谈伦理学秉持着两个基本原则,即可普遍化原则和话语伦理学原则,通过商谈伦理所达成的道德共识中,交往理性实现了多元声音中的统一性,从而使道德乌托邦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孔子,“仁”在孟子学说中被降格。“仁”乃人心,由“心”推出“性”,由“性”乃事天,这是孟子的天人关系。孟子又以人性为出发点,认为“仁政”实乃“心政”。由于孟子对于天人关系次序的理解失当,即便是主张土地、税法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上与当时的现实相距太远,孟子的“仁政”也只能是他心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9.
《黑暗的左手》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奎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小说,表达了对消除二元对立、实现世界和谐的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因此,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来探讨这部作品,对人文责任日趋淡漠、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主义是现代西方生态环境运动中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以现代生态学为依据,把道德价值建立在生态系统上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生态主义作为一种反主流的意识文化,在探寻人与地球生态道德关系的新思维和新观点时,也蕴藏着乌托邦式的臆想。正是这些乌托邦特性充分展现了人类可贵的超越精神,激发新的激情和多维视角,导引人们去破解生态伦理困境,拓展其新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