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3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88篇
管理学   109篇
民族学   7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663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3831篇
社会学   97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06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分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逻辑根据,从而找到有效的建设路径。为此,笔者对国外大学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规律进行了考察,认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深层基因,回应国家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融入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神圣使命,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强力支撑。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路径选择应当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精神内核,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自觉目标,把一流学科和一流师资建设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有助于科学判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继承与创新统一的发展性特征、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性特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性特征、砥砺追梦奠基未来的阶段性特征、引领世界示范世界的国际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103.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规模和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回顾和评述现有各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全球所有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逐渐提高,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28.9%,这主要源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要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政策的重点是提“低”而不是限“高”,同时要防范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跌落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储蓄率偏高,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下限附近分布着规模客观的低收入者,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潜在来源,应是政策瞄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0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使协商民主由民主形式上升到民主制度层面。这一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的决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5.
古代社会解决纠纷的途径多种多样,调解作为其中一种主要方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介绍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传统调解制度对于古代封建社会的价值所在,认为其虽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其有益的部分对我国当前的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河道冰体的可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是一种特殊的固体介质,具有非均匀性、各向异性、应变速率及温度敏感性等特点。本文以黄河爆炸破冰为背景,针对-10℃冰体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以及冰体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所表现的响应特征与破坏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冰晶体结构与冰内气泡特征,冰体在静载条件下的塑性破坏特征,以及对冰体对爆炸冲击载荷的响应特征,获得冰体的可爆性能与破碎单位体积冰体所需炸药能量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黄河冰体爆破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In a wide variety of biomed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studies, sample statistics from diagnostic marker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as a means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wo populations, such as with and without disease. Intuitively, a larg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n values of a marker for the two populations, and a smaller spread of values within each population, should lead to more reliable classification rules based on this marker. We formalize this intuitive notion by deriving practical, new, closed-form expressions for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ree different discriminant tests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sample mean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of diagnostic marker measurements. The three discriminant tests evaluated are based, respectively, on the Euclidean distance and the Mahalanobis distance between means, and a likelihood ratio analysis. Expressions for the effects of measurement error are also presented. Our final expressions assume that the diagnostic markers follow independent normal distributions for the two populations, although it will be clear that other known distributions may be similarly analyzed. We then discuss applications drawn from the medical literature, although the formalism is clearly not restricted to that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08.
清代长篇小说《镜花缘》的内容丰富多彩,其类属和特点也比较多样。鲁迅说它属博物小说,才艺小说;胡适称它为妇女问题小说,女权小说,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精彩的科幻故事,包括科幻植物如人吃一颗饱一年的巨米,人吃了能蹿高的蹑空草,长效久饱干粮救荒豆末;包括科幻器物如人穿上能长时间潜水的皮衣皮裤,能连续高速开火的火绳枪—连珠枪,能载人载货飞行的飞车;包括科幻技术,如人能近地但不触地地行进,换心补肺的医术。文章从科学、文学、历史几方面对上述科幻故事进行了考察、解读、诠释、分析、评论,研究总结出:《镜花缘》也具科幻小说之属性和特点,是我国第一部也进行了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9.
推动残疾人成功创业已成为各国促进残疾人就业率提升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残疾人创业所面临的信息沟通不畅、信任环境缺失等问题直接影响创业的成功率。本文通过构建相关变量的有调节效应的回归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残疾人创业的情景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残疾人创业团队的外部信任环境重构和创业团队自信心的建立对创业成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0.
近些年随着电子游戏的发展,游戏艺术的文学性日益突出,尤其是纯情节类RPG游戏,其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节是游戏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主体部分,也是玩家最不能脱离的游戏基因。游戏画面和背景配音起辅助作用。游戏的世界观构成了玩家对待RPG的基本审美态度,是游戏审美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