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地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具有指向性的符号系统。通过对某地地名的由来及分类进行考察分析,可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征着区域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以吕梁市下辖的交城县的行政村名为例,通过分析村名,以揭示其与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2.
运用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政生态环境,探讨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对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山区乡镇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中与行政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通过发挥山区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科学设置职能部门、推进行政执法权与审批权的下放、完善山区乡镇财政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从而保持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3.
Most Israeli children who spend their youth away from their birth parents live in youth villages. The majority of these children come from either the geographical or social periphery of Israel. Since the 1990s the youth villages have specialized in absorbing immigrants mainly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FSU) and Ethiopia. The paper reports on 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the professional staff in the youth villag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readiness for independent living of adolescents on the verge of leaving youth villages and examines how readiness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and familial characteristics.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mailed to youth villages asking professionals to anonymously complete the survey. The total sample include reports on 1256 adolescents who spent in the current setting on average 3.3 (SD = 1.8) years. For many of them this was the first out-of-home placement. Generally, workers have a favorable assessment of the youths' readiness for independent living. Still, they report that many of the youths do not have any of the necessary skills for independent living. Additionally, there are sub-groups that are more disadvantaged and at greater risk because they lack skills for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from ca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youth of Ethiopian origin are more disadvantaged with regard to skills related to school, the job market, financ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normative behaviors, whereas youths from FSU present fewer skills pertaining to military service. Th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Israeli youth villages have in supporting underprivileged adolescents in acquiring basic skills for adult life and suggest guidelines as to which sub-groups and in which area programs should b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84.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周庄、乌镇、西塘等地日益成为旅游热点。文章将浙江两大古村落西塘和诸葛八卦村作对比,以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八卦村在旅游开发上不如西塘的诸多方面及原因,并且提出开发策略与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我国村镇地区防灾教育的探讨,提出了开展村镇防灾教育的要点和实施途径,为村镇防灾减灾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以利于开展村镇地区防灾减灾建设。  相似文献   
86.
基于湖南20个示范村和18个非示范村的调查发现,得益于政策的驱动和村民的积极参与,示范村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方面的建设效果优于非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示范村“点”与非示范村“面”的关系,将示范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推广到非示范村,提升后者的建设水平。同时要尊重农民的认识和实践规律,完善机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结合起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87.
南岭山区地处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北部、江西省南部,人们俗称"红三角"。山区"非宜居"村庄的生活生产环境十分恶劣。规范有序地把南岭山区"非宜居"村庄农户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安置是目前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湘南、粤北、赣南等地的搬迁安置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有益经验,寻找借鉴亮点,如合理界定"非宜居"的范围,如何进行"集中安置点"建设,报账制度的靠前扶持等等,便于统一建构南岭山区"非宜居"村庄的搬迁安置政策。  相似文献   
88.
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情感维系、道德支配、理性权衡三个理论纬度,对现代农村人情的存在形式及原因分析发现,转型期农村人情的类型和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情交往中理性权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现代价值,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9.
杨莉 《学术探索》2006,(3):32-3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政策目标。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和市场需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能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整。因此,西部旅游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为探寻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结构分布规律,统筹推进传统村落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文章以安徽省400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三指标”(最邻近点指数、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评价模型来测算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过程,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安徽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属于凝聚型,随着时间的变化,凝聚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村落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皖南地区;从时间上看各区域间传统村落分布逐渐趋于均匀,但从空间上看市级区域间分布仍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山、宣城、池州和安庆4个地级市内;2012—2019年安徽省传统村落分布形成了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山区两个高密度区。研究认为,在自然因素上,相对闭塞的环境、险要的地势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维系传统村落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文因素上,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交通、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影响传统村落的选址和传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