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湘粤赣边区13县村级党建工作的实地调查表明:该地区市、县、乡三级党委对村级党建工作比较重视,三级联动机制已基本形成,党群关系相对缓和;但村民对基层党组织和政府信任度偏低,村级党支部建设参差不齐,党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党员思想作风与改革初期相比呈下滑趋势.应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发展村级经济水平,加强对宗教宗族势力的正确引导,建立一支高素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立积极健康的村民政治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92.
农村现代化主要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三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部分组成。本文围绕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从经济全球化(WTO)中的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中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中国农村城市化与“三农”问题和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五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农村现代化中的农村城市化问题。  相似文献   
93.
目前,西部乡镇教师的生存境遇是生活、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低,这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阻碍了西部教育的深入发展。造成他们这种生存境遇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科学性不足、教育投资失衡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等问题。要改变西部乡镇教师的生存境遇,需要规范教育管理、优化教育投资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4.
我国精准扶贫正处于脱贫攻坚时期,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退出标准,从而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摘帽。结合贫困村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关系,即村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及其相互间关系,建构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行动者的行动受结构位置和行动者个体理性共同影响。在贫困村治理网络结构中,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作为治理主体是结构中间位置,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分别处于结构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村干部、驻村干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形成差异性的结构关系,表现为“行为性强联结关系”“结构性强联结关系”“结构性弱联结关系”和“行为性弱联结关系”。同时,由于围绕贫困户脱贫的压力型目标,使贫困村治理呈现出中心式治理的结构特征。贫困村中心式治理特征的优化,关键是发挥贫困户的主体性地位,提升非贫困户的参与性,强化村干部的治理角色,从而实现贫困村的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95.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舟山群岛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不仅具有汉族地名的通用性特征,而且独具海岛特色。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舟山渔农村地名的命名方式体现了舟山人民特有的传统心理、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6.
城中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产物,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形态。由于历史环境和体制机制等原因,城中村往往管理无序,布局混乱,究其根源则是社区公共服务不到位,没有填补从农村到城市公共需求的空白。当前,我国城中村的公共服务改造和发展,在政府职能、组织建设、服务体系、物质基础、人员结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新泰市为样本,对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公共服务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力图破解城中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97.
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以"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变迁数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居民收入与资源型村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呈显著相关性,即资源并没有对其村庄内居民的收入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限制了居民的收入增长。这一证据表明了甘肃省社区水平上"资源诅咒"的存在,而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资源诅咒背后确实存在着"东部主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98.
在“城乡分割”状态下公共物品供给是非均衡的,公共物品非均衡供给一方面与城乡二元社会相适应,另一方面违背了效率原则。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模式下,公共物品供给应坚持对城乡居民实行均等化的策略。公共物品均等化服务有两种选择:一是初始条件下的均等化服务,二是增量调整下的渐进性均等化服务,而后者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在实践中,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措施产生了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9.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家首批公布的646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和空间结构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传统村落在省际、区际和族际中的分布概况。研究表明,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极为不均,形成了五大聚集区,呈现出东南数量多、西部数量少,东部汉族村落多、西部民族村落多的总体特征。中国自然地理的客观实际、人口的分布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积淀程度与传统村落评审认定细则等方面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单元的讨论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遇到了“自治悬空”甚至是“村民自治无自治”的发展困境.导致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村民自治的基本单元——行政村与传统自治单元——自然村基础的脱节.面对上述困境,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建立在自然村基础上的、重构村民自治单元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地方性改革与实践说明,村民自治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与社群自治的统一,需要建立在相应的乡村自治的社会基础之上.而村民自治本身的发展或已进入探寻自治内在动力的第三阶段,其发展的理想标的应是自治功能与行政功能兼顾的模式,其有效实现单元可能是在现有行政村基础上的、同时向自然村拓展的多级自治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