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47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反腐败是世界性课题。腐败使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频繁,政局动荡,同时,还使经济生活受到许多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探寻遏制腐败的良策。中国政府一直把反腐败作为经济建设的润滑剂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腐败越来越呈蔓延和扩张之势。对此,就中国道德化特征的反腐方式进行一些理性的、批评式的探寻与思考,试图予反腐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会计标准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我国为推进会计标准国际化所做的努力及其存在的差距、改革和完善会计教育、积极推进会计标准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科伦理学》是其伦理学思想的代表作,书中阐述的重要内容之一:“德性就是中道”,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与德性相关的选择性、实践理性以及与社会性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这些对当代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其中,"法治"作为"三治融合"的中坚力量,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自治"与"德治"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乡村法治体系在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均存在客观局限性,使得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法治"薄弱化、虚置化、边缘化的困境。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法律体系,提高乡村治理主体法治能力,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衔接作用,实现"三治融合"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语》和《旧约》均立足于中西古代以畜牧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其包含的契约精神与仁爱主张既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古代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于中西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体现了中西伦理价值观形成的悠久历史与传统。在《旧约》叙事中,上帝给选民的应许之地意味着以畜牧业为主的古代以色列人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意味着原始农业的开始。于是,在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简单的原始农业社会,上帝的言语行为无异于社会规范,并代表着自然法则,其与以色列人之间所立的契约也被等同于律书,并影响了古代近东各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但《旧约》在强调社会规范及其约束力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性的塑造。与《旧约》同一时代的《论语》却恰恰相反地强调了个体修炼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故而站在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倡“克己复礼以为仁”,强调了本心修炼对礼和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论语》和《旧约》蕴含的不同德性观与传统社会的农业发展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比较不但从根本上解释了中西传统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历史文化根源,更是引发了当代社会对德性问题的追溯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侗族以族群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拥有本民族突出的社会生活价值观。重义轻利、克己利人、热心公益是侗族人最为突出的传统美德。宽容儒雅、趋静求稳、崇尚和谐是侗族最为基本的民族品性。  相似文献   
17.
周公旦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制礼作乐"思想组成,它是儒家"德治"政治伦理思想的思想理论基石。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丰富和发展了周公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基本形成了儒家"德治"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周公与儒家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休谟的正义理论。指出正义起源于人性的有限慷慨与资源的相对匮乏;正义的主要作用是确立财产权;正义的有效实现依赖政府保护;同时指出休谟正义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他的幸福观是其伦理学研究的核心。他把“幸福”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认为幸福在于德性,实践性的现实活动;指出中道原则在实现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太理想化、圣化。不过,其幸福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