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9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文学创作都具有一定的抽象变形性。狭义的文学抽象变形是指为传达某种深层哲理而进行的形式化变形创造。为达到艺术真实性,抽象变形创造侧重于选取人类精神性的生活内容,力图使具像变形趋向与哲理内涵呈现相一致,并使作品的怪诞性和生活真实性相互渗透。在具体形象塑造中,往往使审美感受基调情节化,突现悖谬性美趣,虚化具体环境。从整个创造过程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孕育形象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介绍某基坑工程成功采用土钉墙 (喷锚网 )支护的实例 .工程中的支护参数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分析 ,用条分法进行校核 .并通过动态监测 ,变形控制反馈到施工中 ,及时调整支护参数 .充分利用土钉墙的灵活性 ,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保证基坑边坡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03.
艺术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审美超越 ,它带给人的既是现象和现实 ,更是本质和理想 ,人类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艺术审美超越性的实现依靠审美变形 ,依靠艺术家与现实生活的双向建构。当自然外物成为融合了艺术主体意识的“第二自然” ,艺术便实现了对现实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4.
斜齿轮热处理变形的预防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轮在热处理后不可避免要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齿轮精度降低甚至报废,成为中硬齿面齿轮的加工中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对引起变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在齿轮设计、冷、热中工工艺上加以预防和修正,并运用于工厂生产实践,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5.
艺术即陌生化--论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的缔造者.  相似文献   
106.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的诗歌《荒原》,以颠覆性的诗歌语言表达着知识分子在痛苦中挣扎和寻求出路的努力。该诗意象错乱繁杂,语句形式违背一般诗作规范,但是,作者通过三种艺术手法——意象结构之动势、艺术变形和音乐化处理,创造出"无形"中有形、"散乱"中有序的节奏感;词与词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以诗性语言构成律动的翅膀,产生分合有致、动静相宜的美感。  相似文献   
107.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地层变形特征,分析引起地层变形的因素和变形机理,介绍地层变形预测分析方法,结合广州地铁具体实例,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中地层变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提出了盾构前方的隆陷控制、盾构通过时的沉降、固结沉降的控制等控制地层变形措施。  相似文献   
108.
西方现代派的"艺术变形"已从西方传统文学单纯的、局部的表现技巧上升为一种自觉的、带整体性的创作理念,渗透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它随着创作主体的文学观念、思维模式和观照方式的转变而成为一种必然;它借助具体的艺术技巧,最终以物化形态呈现于文本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独特的话语世界,一个审美的变形世界.  相似文献   
109.
通过飞行平台罩的爆炸成形实验,对薄板深拉延爆炸工艺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探讨。从爆炸成形工艺参数上看,当板料相对厚度t/D较小,且形状较复杂,相对拉深深度W/D又较大时,其成形难度也较大。飞行平台罩大体上属于这一类型问题。本实验的结果也适用于其它材料类似零件的爆炸成形工艺。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引起机床热变形误差的各种热误差之间的相互影响,应用热变形临界点原理,对环境温度变化作用下 的机床机座热变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机床机座的热变形临界点。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机床机座热变形临界 点对光栅在机床机座上的固定方式进行优化分析,结果显示:光栅系统零点漂移量从0. 138 28 mm减小到0.065 50 mm, 而且机床机座的热变形将减小对整体光栅测量系统产生的影响,确定了固定方式的优化方向。同时应用形体热变形理 论,对优化固定方式后的光栅系统零点热误差和示值热误差位置进行精确建模,用于后续的数控机床综合误差补偿。文 中的研究为优化光栅在机床座上的固定方式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