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12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594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论特留份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规定特留份制度 ,目的在于保护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的权益。我国继承法也规定了“必要的遗产份额” ,但存在着继承人范围过窄和份额规定不明的缺陷 ,因此作相应的修正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2.
莎士比亚悲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无所不在的"恶",而"恶"源于人的自由意志。在悲剧中,莎士比亚一方面表现人的理性力量,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的有限性和悲剧性处境。这种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基督新教对人的本质理解是一致的。从莎士比亚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基督教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一面。  相似文献   
33.
人 ,自降生以来 ,就陷入“自我”的重重矛盾之中 ,不仅面临“本我”的约束 ,还要应对“超我”的压力。如何做到既能满足“本我”的生理本能的需求 ,又能符合“超我”的道德化意愿 ,使自我得以完善 ,这是人们毕生所寻求的。研究唐代著名小说《莺莺传》中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破译其“哀而不恨”的密码 ,对于我们揭示这一人生主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在西方启蒙时代初期,人的主体性观念是以人的理性为基础建立的,人的理性与西方传统的上帝(超感性领域)观念相互交织,共同构成西方近代社会人的主体性观念。尼采的"上帝死了",打破了西方社会人的主体性观念的内在和谐,虽为人的存在注入了生命活力,但由于尼采彻底抛弃了西方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及近代理性主义主体性哲学,致使他的以强力意志为基础的主体性哲学陷入反理性主义泥潭而无法自拔。挣脱了传统制约的现代西方人的主体性观念在为西方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彻底打破了人与世界、现代与传统的和谐,从而使现代西方人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认为,应把人的主体性确立在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及现代与传统的内在和谐的基本范畴内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5.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与命脉所在。今天,它又是我们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是其产生、发展、传播,还是其中国化的每一步骤,都与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现代化有着某种独特的关联。确立"和而不同"的开放思维与包容心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6.
尼采认为 ,历史是人的生命意志的反映 ,它是英雄人物在瞬间的艺术创作冲动的产物。人的历史开始于“个人具有创造性的自我解放欲望之际” ,这是尼采历史观的原始起点和意义支撑。他认为真正的历史应该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和个体生命的解放 ,而现在的历史已经背离了历史的本来意义 ,成了生命发展的桎梏和障碍。现代历史教育是错误历史观与错误人生观相结合的产物 ,是一种摧残人性的教育 ,它使受教育者变得虚伪、迟缓、猜疑、抵触 ,并以软弱的人格、麻木的心态期待着刺激性“事件”的发生 ,哪怕它危及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37.
欧洲虚无主义的问题是从发现“上帝死了”产生的。尼采主张通过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来克服欧洲虚无主义。文章剖析了尼采的“权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的学说和超人学说,认为这些思想开启了肯定“生成”和“生命”的价值视界,它对“生命之爱”的价值设定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反叛,是告别或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卓越尝试,对今天克服虚无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虚构房屋交易贷款案件涉及合同的效力在实践中争议较大,主要原因是未认识到该案件的性质属于通谋虚伪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无效,但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在我国现行法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未来制定民法典时应明确虚伪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的效力、针对善意第三人的效力,并对隐藏行为进行规范,特别应强调虚伪意思表示的当事人不得获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39.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但无论是言志说还是缘情说,都只是对诗歌的片面认识,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算是较为完整的诗论。但二者的关系却并非是平行的、对等的,即二者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们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诗歌的本质,而是因为它们在纵深向上,在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诗歌的产生及其本质。对于诗歌的产生而言,言志说揭示了其充分条件,缘情说则指出了其必要条件。而对于诗歌的本质而言,从言志说到缘情说,是人们对诗歌本质认识的一种深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流到源、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0.
作为通使之官的"行人"和诸侯襄助之官的"相",凭籍其对礼义的精通、对国内外事务的熟悉和形势的洞见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诸侯聘礼宾主用诗言志的交流过程中,或代诸侯、或襄助诸侯赋诗言志,交流沟通,最终完成"诗以言志"这种独特的传播接受机制,达到出使和感情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