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37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83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格斯尔是藏族和蒙古族史诗<格(萨)斯尔>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随着<格斯尔>在蒙古族地区的广泛流传,格斯尔形象在蒙古人心中也深深地扎下了根,成为他们崇拜的人物.蒙古人对格斯尔英雄的信仰崇拜,集中体现在风物传说、寺庙、敖包、祭祀、那达慕、家教等诸方面.这些崇拜既熔铸了蒙古人的审美情趣,又蕴藏着蒙古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2.
<圣女贞德传>表面上是一部圣女贞德的传记,实际上是小说中的叙述者德·孔泰的心灵成长史.整部小说的情节按照天真--神启(诱惑)与出走--冒险--迷惘--顿悟的顺序展开.文中的仙女树,象征着成长的意义和作者的自然神崇拜,它是作者与德*孔泰共同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3.
清教主义对于美国人的思想影响极其巨大.最杰出的清教主义神学家爱德华兹与美国建国前后理想与价值观之父富兰克林分别代表了清教主义的两个方面:在绝对神权崇拜中赎罪和通过自己的善行与自律追求天赋的人权.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典型思想的产生渊源与本质的分析,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4.
由原始人的自身生产所决定的生殖崇拜,它的物化形象就是最早的人口文艺作品.人口文艺源于原始生殖崇拜,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即中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鱼、蛙生殖崇拜反映的人口文艺;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龙(蛇)、凤(鸟)生殖崇拜反映的人口文艺;东部近勃海红山文化晚期大型祭祀遗址孕体女神崇拜反映的人口文艺.这种原始生殖崇拜和人口文艺出现于原始母系社会早期,但其观念文化并不与原始社会相终结.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自古就有生殖崇拜的文化传统。《自鹿原》是以生殖崇拜为审美主线,围绕着生殖崇拜的心理纽结作用,使看似没有贯通始终的人物、事件线索的文本,在读者阅读过程中转换成紧密缝连的三个派系、两个层面、古今相贯、生死相依的审美内结构。  相似文献   
106.
"崇拜意识"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在政治上具体表现为对皇权的崇拜,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为对儒家学说的崇拜,文章试从这两方面阐述"崇拜意识"在我国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陈桂枝 《阴山学刊》2001,14(1):11-15
古人有“崇祀高禖”以求子的习俗.《诗经》中的《大雅  相似文献   
108.
公正、谦抑、人道是现代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实现三大价值目标离不开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罚执行等动态的法律运行环节。社区矫正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刑法价值理念的转换。现代刑法价值对于社区矫正的催生作用,和社区矫正运行对于刑法价值实现的推动作用,是认识两者关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在刑法价值视角下,我国应着力处理好社区矫正的惩罚性功能与恢复性功能的关系,并通过立法保障和制度设计引导社区矫正走向。  相似文献   
109.
作为祭祀祖先的象征物,四川的客家神榜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全部内涵,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对四川成都东山客家区的神榜考察表明,四川客家神榜从书写、张贴到祖堂的设置等各环节存在一套严格的禁忌体系,反映了四川客家祖先崇拜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客家神榜在祖先崇拜中体现出尊宗报本、宗族文化认同教育、祈福和预兆等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明代帝王的仙道追求,对神仙崇拜的蔓延推波助澜。道教法器崇拜,是明清小说宝物描写原动力之一。许多宝物及描写套路,来自外域传来的佛经文献和佛教文化。密宗对小说中宝物、斗宝叙事作用巨大。佛教观念与宝物信仰结合,触发了许多具体情节、场面和细节的想像生发。民间秘密宗教,也构成了宝物描写依托的重要故事题材。清代小说多女将运用法宝的描写,因秘密宗教中女性地位突显。女将以其性别特点,更需要在文学表现上突出其宝贝兵器。小说中女性的经历、命运结局,是现实中秘密宗教女大师们的文学写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