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7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网络文学业已带给传统文学新的契机,但似乎和真正的文学精神越走越远,而只是以猎奇、情色等因素成为文化瞬时消费品,从作者、读者、作品分析网络文学特质,利用修辞叙事学理论探究网络文学尴尬现状成因,以预测其发展趋势,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52.
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作家,民族意识必然地存在于他自觉与不自觉的意识活动之中,并在其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本文从满族作家的角度对老舍的创作作一些探索。老舍是具有丰富深厚的满民族情感的满族伟大作家,他出身满族,自幼深受满族文化的滋养,逐渐养成满民族文化心理素质。在老舍的创作过程中始终或隐或显地体现着满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及审美特征,文学语言具有满语性特征,表现在吸纳了满文词儿的"京腔"的幽默上,含有满族审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53.
华裔作家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或称“他者”形象)一直备受学界关注。新加坡作家尤今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异族形象,透视这些形象可以看出,华裔作家历经时代变迁与环境变换,早已在其所在国的文化土壤上生根﹑成长和发展。她所代表的立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国之思”,更多的是受到其居住地的文化影响。但是作品的中华印记却随处可见,如对传统道德﹑人伦亲情的呼唤与赞美,文字间充满温馨爱意与浓郁诗情。  相似文献   
54.
自新闻编辑活动产生以来,它始终是作者、编辑、读者三者的矛盾统一体。新闻编辑业务实际上是处理好以编辑为核心的三对矛盾:编辑与作者的矛盾,编辑与读者的矛盾,编辑与作品的矛盾。这三对矛盾对立统一,共同构成编辑应用技术,且贯穿于新闻编辑活动的全过程,推动编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学的基础应用理论,对促进这三对矛盾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图像化时代,网络、电视等各种以图像化作为表达和传播特征的媒介占领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技术革命相应地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的重大变革(包括文学革命)。笔者试图就图像化时代视觉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图景和文化生态,尤其是对于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作一概貌式的透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创作个性是作家个性在作品中的特殊表现,优秀的作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茹志鹃的创作,把个性描写渗透在每个环节之中,她以清俊、委婉、细腻的笔致,展现出战争时期军民关系的圣洁与温馨;她用冷峻的鞭挞、深沉的呐喊来呼唤动乱后失落了的党群关系。茹志鹃的创作个性还凸显在其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即抒情结构的严谨、艺术构思的精巧和心理描写的精湛。  相似文献   
57.
日本近代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自上世纪初被"五四"新文化旗手鲁迅译介到中国后,不仅影响了当时中国一批进步作家,而且一直深受中国人民的尊崇和热爱。世纪之交,当中国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形态巨变的时期,芥川龙之介再一次受到中国学界和读者的关注,这其中的认知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8.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另一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含义不仅是指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抗衡 ,以取得跟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而且也指女性历史积淀下的艺术潜质的释放。女性“暴力美学”所呈现人性层面上的生命体验的极致 ,女性对色、声、味的感知优势中包含的美学潜能 ,女性语言构成的文本魅力 ,这些久被拘囿、遮蔽的艺术潜质 ,在 90年代前后的中国大陆、台港、海外女作家创作中都得到了清醒的自审和不懈的开掘 ,构成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真正基础。  相似文献   
59.
少年作家的创作实绩及其对中国文学的意义应该值得肯定,与此同时,其未来发展应该永葆童心,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60.
苏雪林传略     
苏雪林既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又是著作等身的知名学者,但因其对鲁迅的攻击和对胡适的崇拜,多年来并未得到正常的应有的评价。而自诩为“五四”人的苏雪林则由反叛礼教到回归传统的人生轨迹,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