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122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甲午战争之败,中国主要不是败在武器装备落后上,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清政府的无能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从军队看,甲午战争之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清军价值观的整体缺失错位:缺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清军没有形成整体协同作战能力;缺乏履行使命的意识和爱军精武的职业道德,清军没有发挥武器装备的整体性能;缺乏荣誉观念和献身精神,清军战无斗志,一触即溃。战争的失败为我们今天寻求强军之路留下了重要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62.
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对旨在保护军人婚姻的,涉军人离婚诉讼中的军人否决权进行了限制,但这较过去并没有实质的削弱这一特权。相反,这一修改性措施在可操作性、制度效益评估、规范的体系定位及合宪性审查等方面都有疑问。故而应当在进一步严格规定有关军人否决权的适用条件,限制其适用范围,并在最终改善军人婚姻的社会处境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军婚与非军婚在离婚问题上的平等对待,在军人婚姻中也充分体现当代婚姻法对婚姻自由原则的贯彻力度。  相似文献   
63.
杨必军 《老年人》2004,(12):22-23
1924年,粟裕为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提着一盏灯笼深夜离开了家乡———湖南省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树脚村。这年他16岁,直到1984年在北京病逝,也没有回过老家。其实,戎马倥偬的粟裕思乡情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打算回家看看,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留下遗憾。1951年,全国基本解放,粟裕动了回家乡看看的念头。其时,他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天,粟裕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起了自己的家乡,情不自禁地说:“我的家乡解放了,我很想回去看看,你看可不可以?”“当然可以。”工作人员了解粟裕的心思,马上说。粟裕很高兴,向中央报…  相似文献   
64.
中国的假肢工作最早是为了解决革命战争中致残的大量伤残军人的生产生活问题而开展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假肢工作已逐步向产业化迈进,服务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和其它社会残疾患者,形成  相似文献   
65.
<正>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4周年纪念日。4年来,不仅大批美国军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而且日益上涨的战争费用也使美国财政不堪重负。由于伊战不得人心,布什政府和共和党不断失分,美国国际形象大打折扣,软实力也不如从前。如今,伊  相似文献   
66.
画像     
一个女人随便为了什么事都会哭得比她那会儿更剧烈,更伤痛1979年,中越开战。3月底,我与班上两位同学随铁道兵文工团南下广西劳军,给军人画像。那天吃过午饭,我们所在的营盘有小兵引进一对自称从长沙赶来的中年夫妇,领到连长面前。那母亲,也就  相似文献   
67.
郝金英  孙焱华 《社区》2014,(1):24-24
2013年11月5日上午,湖北省老河口市民政局优抚科工作人员来到位于竹林桥镇三同碑社区的“优抚之家”,为入住优抚对象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68.
1918年奉军入关是在徐树铮导演和策划下的一次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其目的在于“借奉打直”,复活段内阁,从而贯彻段祺瑞和自己制定的“武力统一”的“国是”主张,实现国家统一。徐树铮成功引奉军人关虽然达到了复活段内阁,继续推行武力统一的短期目的,但从长远看也埋下了直皖失和、奉皖失和的伏笔,从而加快了皖系的灭亡,加剧了中国政局的动荡。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越来越多体现和平年代军队建设与军人生活的电视剧出现在荧屏上,一大批阳刚、稳重、坚韧、刚毅的军人形象受到观众喜爱。和平年代,军旅剧中的军人形象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人物身份地位普通化、性格塑造丰富化、人物生存状态真实化,这些变化更加彰显了当代军人的真实风采。然而,在军旅剧人物走向大众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物新模式化、人物设置偏颇以及娱乐元素滥用等新问题,阻碍了军旅剧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文章结合作品对当代军旅剧中军人形象的变迁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后来的军旅剧创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0.
培育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国防生军人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和价值。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是国防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军魂、强化宗旨、弘扬战斗精神的必然选择,为我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