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智力外流问题一直困扰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各个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海外人员开始选择回国创业,智力外流问题有所改变。文章根据我国智力回流的现状,通过探讨智力回流在流动方向、主体和方式上与一般劳动力流动的差别,把智力回流总结为在发达国家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将知识、技能带回国内的过程,提出了对我国出现“海归潮”现象的看法,认为大量海外人员的回国不仅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转型紧密相关,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下的产物,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为更好发挥邮政储蓄银行支持农村金融的作用,应明确其法律定位为准商业银行,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保障农村金融体系信贷投放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治理结构、给予实现政策性功能的优惠措施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注重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43.
文章论述了企业海外上市发行股票的原因,形式及资本回流的形式及原因和中资回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讨论了垂直于突扩通道主流方向的侧壁射流对壁面压力系数、传热系数及主回流区长度的影响.采用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侧壁射流突扩通道中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侧壁射流位置越靠近入口,主回流区长度越短,最大压力系数位置前移,其数值增大,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也增大.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了当侧壁射流速度与突扩通道入口平均流速之比等于2.0时,主回流区长度与侧壁射流位置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5.
《国际人才交流》2009,(11):21-21
美国《侨报》刊载美国学者文章指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高学历人才出现新的回流潮。其中有三成已在获得绿卡或者成为公民。这些年富力强、高学历人才的流失,将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6.
河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人才流失率高、回流率低的现状,这对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并成为制约河北省跟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础性问题。通过对河北省人才资源现状问题研究和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加快河北省人才回流的对策,有助于促进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47.
肖冬华  姚会元 《西北人口》2009,30(6):11-15,22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现了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农民工回流现象。本文运用CES经济增长模型对新形势下农民工回流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产出水平、城市工资水平、资本价格、农村收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付出的成本、城市失业劳动力总量等是影响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解决农民工回流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48.
迈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国家,是人才需求最旺盛的时期,搞得不好,中等收入陷阱就摆在眼前,这个时候如何吸引人才回流,而且回得来、留得住、回流得好就成为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9.
南充市高坪区劳动保障局最近启动应对方案和多种举措,积极创造条件,广泛开展返乡民工就业服务工作。全区各乡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广泛开展走访调查,全面掌握返乡民工回流人数、返乡原因以及就业需求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0.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30-23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的农民工从东部地区回流返乡,社会总体上认为这是一种被迫式的回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回流农民工对回流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农民工回流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有效建设方面与东西部地区相比,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研究显示:中部地区农民工回流经历了由初期的"推(被动)"到近几年"拉(主动)"的过程,这一趋势与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十分吻合。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中部地区政府要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抓手稳住回流农民工,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条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