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40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5个经济周期,它们均属于增长性经济周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持续时间大大延长,经济增长受外生性冲击打断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随着我国国际贸易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全球经济波动的联动性也呈现加强态势。此外,我们从4个方面探讨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发现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大于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但其总体波动趋势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时期来看,不仅投资、消费、进出口、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会引起GDP增长的波动,后者的波动也会影响到前者的波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互动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2.
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解释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指标周期表现较为一致,而名义货币指标周期变化较大,从波动性来看,货币冲击波动强于实体经济,货币指标标准差大约是实际GDP的1.2-1.5倍,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对实际GDP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操作的特征;M1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的作用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表明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3.
基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和马尔科夫状态转移模型,文章构建了经济周期识别模型及其参数估计方法;通过经济运行的实际数据,对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识别、分析和预测.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历经三次显著收缩和两次下滑冲击;2009年第1季度是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运行的拐点,中国经济复苏扩张会一直持续到2013年:消费、投资、出口运行的扩张和收缩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提升扩大消费政策的有效性,使得消费扩张持续时间加长是当前中国政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4.
迈克尔·罗伯茨认为19世纪末的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由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持续性经济下行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次长期萧条。第一次长期萧条由英国利润率下降引起,随后的多次危机造成资本贬值,在一战的刺激下方最终结束。第二次长期萧条是美国利润率的崩塌从而拖垮世界利润率所致,最终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参与二战后重建才摆脱本次萧条期。第三次长期萧条的主导原因是金融资本的无序扩张,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盈利危机。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经济衰退,以及近期美国金融领域的持续性震荡,表明第三次长期萧条正在深化。长期萧条理论指向资本主义必然被替代的历史规律。21世纪的资本主义处于全球“爬行”之中,全球不平等加剧、气候危机与生态灾难愈显,无产阶级的反抗最终不可避免。长期萧条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85.
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其运行规律主要包括有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平衡利润率规律、经济周期规律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对我们驾御市场经济,赢得市场主动,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规律,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体系的核心。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成为现实。某产品供不应求时,又可适当提高它的价格,以…  相似文献   
86.
自美国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并逐渐席卷全球以来,国内学术界在探讨这场危机方面已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对于危机爆发的原因,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但真正有说服力的见解并不多见.在评述众家观点的基础上,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大视野出发,再次提出比例失调是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并结合中外经济发展实际为解决危机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7.
受美国次贷危机拖累的世界经济实际上已经进入新一轮周期,从不同视角的分析发现:第一,从长波观点来看,本轮世界经济周期处于世界经济第五次长周期上升阶段的结束,其到来具有必然性;第二,从中周期视角采用比较方法发现,本轮世界经济周期下降阶段较长,波幅较大,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同步性.进一步从中国的视角分析发现:中国经济不会改变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基本形状,但会使世界经济在原有运动轨迹上显示有中国影响的小幅波动,中国经济对处于下滑阶段的世界经济将起到"减速阀"的作用,从而减弱本轮世界经济周期的振幅.  相似文献   
88.
现金储备支撑企业价格策略,产品价格相对成本的变化是价格决策的重要方面,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表现,因此本文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重点研究现金持有对相对价格竞争行为及相对价格变动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程度在经济不同时期是否有所差别,最后依据相对价格变动的中介效应研究现金持有影响产品市场竞争绩效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现金持有越充足,其在产品市场上价格相对成本而言下降的可能性和幅度也更大,进而为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带来的竞争优势就越明显,但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作用程度不同。同时企业的价格竞争行为是现金持有支持企业获取竞争绩效的一种路径。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现有文献,为我国上市公司增强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9.
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既是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真实反应,也是经济危机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利用CF滤波法对1978—2010年间中国经济中主要宏观经济变量进行去势处理,考察了产出的周期波动特征,并以此参照系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可以将1978—2010年划分为改革探索时期和改革深化时期。就前者而言,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就后者论,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相似文献   
90.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何者更为重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卢卡斯(Lucas,1987)通过计算发现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要远远大于存在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因此政府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使得经济增长维持在尽可能高的速度,根本不必关心经济的波动。本文认为卢卡斯的论断不能适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一方面,卢卡斯模型本身的错误和中国经济较高的增长率导致了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的严重高估。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较大的波动性导致了对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的低估。本文通过设定修正的模型和数值模拟发现,对于合理的偏好参数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这两种福利成本大致相当。因此,如果政府关心中国经济的增长,那么也应该关心经济运行的平稳性。换句话说,如果政府认为经济的波动无关紧要,那么政府可以采取降低经济增长率以防止经济过热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