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698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69篇
人才学   186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060篇
理论方法论   235篇
综合类   2480篇
社会学   647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80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考试焦虑是个体面对考试情境产生的,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基本特征的复杂的情绪反应状态,是现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心理卫生问题。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均有不良影响。从理性角度审视考试焦虑的内涵,剖析考试焦虑的形成机制,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考试焦虑的辅导对策,这无疑对加强学校考试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2.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因素和人们的用脑习惯,对智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不良生活习惯,会使大脑迟钝。  相似文献   
43.
我国物权法定原则的界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定原则是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由法律统一规定。近代大陆法系国家通过以法律明文规定和解释上来认此原则两种模式对物权法定原则采行适用。我国物权法定原则应如何界定 ,本文从该原则的外在形式 -物权法定之“法” ,从该原则的内涵 -物权法定之内容两个方面对此原则进行界定。特别是针对习惯、政策、司法解释能否创设物权类型、扩大物权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4.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经过古代的萌芽,近代的酝酿,发展到当代,逐渐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5.
明清以前封建政府推行的“列树表道”、“广植蚕桑”、保护“禅林”和“永业田”等政令,对保护临安森林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驰禁山泽”、砍伐缓坡丘陵地区的森林以种茶的作法则破坏了森林。天目山的僧侣护林制度使临安至今仍享有“大树华盖闻九州”的美誉。明清的禁碑显示临安地区林业中存在长期稳定的私人或团体对林木的私业权。民国时期的苗圃制度顺应了林木需求大大增长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天目山地区的联防委员会与突击队制度有效地满足了防火护林的需要;30余种林业管理规章,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临安地区林业规章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46.
英语民族与云南少数民族语用习惯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门独立学科,它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语用学主要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殊话语以及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语用学相关理论的角度,通过对英语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可以进一步展示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意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7.
从农本思想在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所占有的主导地位出发 ,对我国古代农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阐明了农本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论述了农本思想的利与弊 ;指出了研究农本思想对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基于增辟一个本体论角度以研究汉语词汇及其发展规律的主张 ,从本体论角度对名词“时”的形成过程、词义引申、派生词系的基本动力和内在规律进行考察 ,认为中华先民立足农耕生活的实际 ,反思和筹划自己的生存方式、追求生存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并使之获得语言“意义”的标记 ,是名词“时”形成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根本规律 ,它可以解释“时”的一切词汇现象。  相似文献   
49.
人力资本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本文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出发,结合西部地区实际,从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形成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50.
"巴饶"是佤族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支系,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言之,萌芽于西汉,最终于明清之际形成,是佤族社会受自然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