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084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41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2096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95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一、河南的发展是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河南这些年来的发展,不是为了追逐一个或几个指标,而是整体推进,同时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上抓得很紧。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2003年开始,省政府挤钱,给农村困难家庭补助建房,两年就建了37万多间。还有乡镇卫生院建设,过去基层救治体系太薄弱了,从前年开始每年着手解决200个。从河南情况看,我们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占全国总人口的7.5%,  相似文献   
112.
第三产业是湖南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在此次“非典”疫情影响中,第三产业中的若干行业,如旅游、酒店、餐饮娱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以及商业零售受到影响,这其中既有挑战同样也存在着机遇。本文对湖南省第三产业中上述受到重大影响的行业进行了分析,并对湖南第三产业中受影响的相关行业的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114.
李勇 《决策导刊》2003,(9):15-15
㈠市场营销及竞争能力状况。重庆市中小企业的产品主要还是在市内销售。市外销售无论在面和量上都有局限性,特别是出口贸易,中小企业的局面还未打开,沿海地区的市场尚未占领。在影响省外销售产品的因素中,有22.43%的企业认为运输成本高,认为产品市场需求小的企业占15.27%,认为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的企业占14.86%,认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目前,我县正处交通发展的关键时刻,预计未来五年将投入30亿元,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主要来源.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又是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以"三个1小时潼南"为重点,建设大交通,构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8.
刘礼 《决策探索》2003,(2):12-13
"三次产业互动与城乡经济相融"的发展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对实现整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李源  林平凡 《决策》2003,(10):32-33
从不同地区产业发展特点来看,北京地区利用人才优势。可能会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珠三角在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仍然会以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制造见长。但同时会增加研发和孵化的比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链较长。成为集研发、生产和孵化基地为一身的核心发展地带;中西部地区在总体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虽然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尚小。但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具有较高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高附加值的特点。这四大企业聚群区虽然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他们之问仍存在着竞争。珠江三角洲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长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